眼下,虽然特朗普上台仅2个多月时间,但随着其不断签署行政令,持续搅动国际风云,不论美国内部,还是国际社会,都迎来了新一轮风云变幻。
然而,在特朗普忙着纵横卑阖之际,也没少引发众怒,关键时刻,特朗普便收到了3条坏消息。
消息一,美国最新民调出炉,特朗普这回或遭联手反制。
26日,美国民调机构益普索公布了一项有关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的最新民调数据,显示有高达82%的美国民众认为,“总统无权凌驾于法律之上,应当服从联邦法院裁决,即便其本人存在异议”。
该民调还显示,如果按党派划分,民主党支持者持这一观点的支持率高达97%,而共和党这边则为68%,而支持特朗普驱逐非法移民的民众大约40%。
可见,在移民问题上,美国内部已经出现了明显“两极分化”,并且特朗普得到的并不是广泛支持,而是广泛反对。
据悉,为了推动强硬的移民政策、驱逐非法移民,特朗普一上台就签署了大量行政令,包括驱逐、遣返非法移民,向美墨边境派兵,阻止非法移民入境美国等等。
3月中旬,为了进一步推动其移民政策,特朗普还搬出了美国1789年通过的《外国敌人法》,而根据该法案,特朗普将拥有巨大的权力逮捕、安置或驱逐来自“敌对国家”的移民,而这一法案在美国历史上仅被使用过3次。
不过,即便特朗普态度强硬,美国多地法院还是做出了“驳回”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决定,为此,特朗普甚至扬言要弹劾美国法官。
但如今,随着美国民调出炉,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似乎并没有得到美国民众广泛支持,若继续一意孤行,推动强硬移民政策,那很可能会对特朗普的总统形象与支持率造成打击。
甚至于,在美国多州法官驳回特朗普行政令的情况下,民主党很可能会趁机发难,向特朗普展开新一轮抨击,甚至不排除直接发动弹劾。
因此,在面对巨大压力下,特朗普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其移民政策还能否得到推进,目前还是未知数。
然而,正当特朗普的移民政策遭到美民众广泛反对之际,国际上也传来了令特朗普倍感头疼的消息。
第二件事,特朗普引发众怒,28国准备联手反制美国。
26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
特朗普签令当天还表示,汽车关税将是永久的,如果选择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
言下之意,特朗普这次挥舞“制裁大棒”,进行“薅羊毛、敲竹杠”的同时,还想促使全球主要知名汽车厂商赴美投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振美国经济,并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可见,特朗普这回显然是“布局深远”、另有图谋。
此外,特朗普这一政令,主要对欧盟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影响最大。因此,该政令宣布后,欧盟与加拿大纷纷发声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对美国的相关举动表示遗憾,并称白宫的关税政策将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欧盟将采取强力措施果断回应。
加拿大总理卡尼则抨击特朗普的决定是对加拿大的“直接攻击”,违反了“美墨加协定”,加拿大将研究应对措施,包括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也就是说,接下来,欧盟27国与加拿大将会联手反制美国。但即便如此,特朗普也不以为意。
27日,特朗普发文警告欧盟与加拿大,称如果二者联手对美国造成经济损害,那么美国将对欧盟和加拿大征收更多的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之前,特朗普对所有进口的钢铝征收25%的关税一事,欧洲与墨加等国同样也是“受害者”,引发了各方普遍不满与抗议,而欧盟27国与加墨日韩等国都准备反制美国。
如今,特朗普变本加厉,又准备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除了将引发各方反制之外,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美欧关系,加速西方阵营分化。
可见,若特朗普执意挥舞“制裁大棒”,美国或遭到更多反制,并在“孤家寡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还没完,关键时刻,北约也警告美国了。
第三件事,别在安全问题上“单干”?北约警告美欧。
27日,路透社报道称,北约秘书长吕特日前发表演讲时,公开警告美国和欧洲,切勿在安全问题上的“单干”,并称现在不是单打独斗的时候,呼吁美欧弥合分歧,同时强调保障欧洲和北美的安全是“北约的唯一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吕特发出警告的背景,不只是美欧贸易关系升级、西方阵营开始分化,还有近期美国空袭也门的“泄密事件”中,多名美国官员多次向欧洲表达不满,称“厌恶欧洲的搭便车行为”,并提到要让欧洲向美国支付“某种形式的经济补偿”。
很显然,在美欧间隙横生之际,随着北约发出警告,西方阵营的“分裂”也更加凸显了。并且,这次北约秘书长虽说是在警告美欧,但明眼人不难看出,指责美国的意味显然更重。
更要注意,特朗普对北约也颇有微词,上任后多次释放“退出北约”的信号。
因此,如今北约公开警告美国,能否起到效果还暂不确定,但不排除激怒特朗普,促使其重提“退约”一事,或推动美国“退出北约”的可能。
可见,当前特朗普引发的众怒的确不少,接下来是及时收手,还是继续一意孤行,特朗普的确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