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一梦终须醒,镜花水月总是空”

20岁留学马来西亚山东女孩受“假警察”精神胁迫,认为自己命案在身,被骗25.8万万后无奈跳楼......



背后的原因令人愤怒又痛心——她遭遇了假冒“中国公安”的电信诈骗,被骗子精神控制,最终崩溃自杀。

如今有不少家长似乎陷入了一场“留学狂热症”。父母们砸锅卖铁、掏空积蓄,只为将孩子推向海外,盼其能镀一层“国际精英”的金。在他们眼中,海外名校的文凭是叩开高薪职场的敲门砖,是孩子跨越阶层的捷径。中国20岁女孩李博雯被父母把送上飞往马来西亚的航班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趟承载着美好希望的旅程,最终会以坠楼的血色悲剧收场。

2025年3月22日,山东潍坊的李博雯拖着行李箱踏入吉隆坡机场。母亲在微信里叮嘱:“好好学习,将来进外企。”她笑着回复了一个拥抱表情。



然而,仅仅5天后(3月18日),她接到了一通自称“上海虹口公安杜峰警官”的电话,对方严厉指控她,“你涉嫌跨国命案,害死一名老妇!”对方精准报出她的护照号、租房地址,甚至威胁“48小时内不交25.8万赎罪金,就跨国逮捕你父母”。

诈骗集团通过远程监控软件,实时监听她的通话、定位她的行踪。骗子穿着伪造警服视频审讯,播放伪造的“通缉令”,甚至模拟法庭宣判声:“至少判一年,你全家都会坐牢!”这些细节如同绞索,将她的理智一寸寸勒紧。

更可怕的是,骗子连续4天24小时通过电话、短信实时监控她的手机和行动,对她进行洗脑和精神控制,彻底切断她与外界的正常联系。



3月31日清晨,李博雯在公寓顶楼给母亲发了最后一条语音:“妈,我不能再拖累你们了。”随后从39层一跃而下。当家人赶到马来西亚时,9天前还活生生的李博雯,殡仪馆冷柜里一具残缺的尸体,当场崩溃,悲痛欲绝。

他们在李博雯的手机里发现了一封长达5000 字的“自白书”,字字泣血。在自白书里,女孩强调自己是被冤枉的,并求“警察”放过她:“我没有杀人,求求你们查清楚……”。

李博雯父母为“更好学历”选择马来西亚,但是低估了跨国诈骗风险。孩子妈妈肠子悔青:“如果重新选择,绝不让她出国。”可是,一切都晚了!

最终,她在精神崩溃和“不想拖累家人”的压力下,选择跳楼轻生……



诈骗团伙是怎么精准锁定留学女孩?

估计孩子的留学信息被诈骗团伙精准掌握,然后他们利用留学生初到异国的孤立感,通过伪造证件、掌握个人信息、制造“跨国执法”假象实施心理操控。



李博雯肯定社会经验匮乏,在长达4天的实时监控中,恐惧与内疚被无限放大,最终选择“不连累家人”的方式,从高楼跳下。

这类骗局并非个例:2024年新加坡留学生小李亦遭相似手法勒索100万元,诈骗分子甚至派“便衣警察”上门施压。

实际上孩子如果和父母或者学校沟通,本来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这起悲剧,家庭失责不可推卸。

李博雯父母倾尽积蓄送独女留学,却未料到女儿连基本防诈常识都未掌握。这个普通工薪家庭将"海外学历"等同于"职场通行证",却忽略了比文凭更重要的生存教育。实际上,母亲在接到女儿异常汇款请求时虽识破骗局,但长达4天的精神控制已让女儿丧失求助勇气!



这暴露出家庭教育中"报喜不报忧"的沟通弊病,以及过度保护导致的抗压能力缺失。悲剧证明,当留学沦为阶层跃迁的赌注,亲情纽带反而成为骗子的突破口。



这起悲剧的发生,对于在国外留学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来说是一个警示。特别是已经身在国外的孩子们,他们不能及时得到国内的防诈宣传信息,家长们在与孩子们联系时要及时提醒。

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天大的事情都一定要告诉父母,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坚强后盾。

愿逝者安息,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