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议员曝光川普新版矿产协议后,泽连斯基虽然委婉、但很明确地表示不会签署这样一份“经济殖民”性质的掠夺协议,他也不会接受美方将过去3年的援助当作债务并要求偿还的要求。

对此,川普昨天回应道:“他试图退出稀土交易,如果他这么做,他就会遇到麻烦,大麻烦。”

梅德韦杰夫则“幸灾乐祸”地发帖说:泽连斯基如果签下这份协议,他会像墨索里尼那样被愤怒的群众吊死;如果不签,乌克兰就会失去美国的支持,最终走向失败。

——乌克兰和泽连斯基遭到的最猛烈的进攻,不是来自于战场上的敌人,而是盟友的背后一刀!

30日,星期天,川普突然主动打电话给NBC“与媒体见面”新闻节目主持人克里斯汀·韦尔克电话,首次表达了他对PT的愤怒,“我非常生气,非常愤怒”。

川普说:“如果俄罗斯无法达成协议以阻止乌克兰的流血事件,如果我认为这是俄罗斯的错——虽然可能不是——但如果我认为这是俄罗斯的错,我要求俄罗斯出口的所有石油征收紧急关税,对俄罗斯石油征收25%的关税随时可能发生。”

他给出的时间期限是“一个月”。

克里斯汀·韦尔克在节目中说,川普对PT感到愤怒的原因是后者质疑泽连斯基的合法性与可信度并开始谈论乌克兰的新领导层。

川普自己也曾经质疑过泽连斯基的合法性,并撒谎说泽的支持率只有4%,为何会对PT这么说感到愤怒呢?

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他迫切需要俄乌停火,并且给出了最后期限——4月20日,另一方面是他正认真考虑4年后继续担任美国总统,所以不喜欢有人谈论总统的“合法性”话题。



上面这则新闻是昨夜以来各大媒体的热点消息。

最后,川普告诉克里斯汀·韦尔克,他计划本周与PT再通一次电话。

美国并没有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他所说的“关税”指的是二级关税,征收关税的对象是所有从俄国进口石油的国家,税率是25%。一个星期前,他刚刚宣布对所有购买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征收25%的二级关税。

目前有两个关键问题——

其一,俄方会否接受川普无条件停火的要求。所谓“无条件停火”,指的是先停火再谈判,无论有什么要求和条件,都可以在谈判中摆到桌面上。停火本身没有条件,但实现和平是有条件的。

对俄乌双方来说,无条件停火各有利弊——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尽,迫切需要停火,并且在停火期间重整军备——但乌方利多弊少,俄方利少弊多。

现在乌克兰的要求是有安全保障的、稳定而持久的和平,俄方的条件有一大堆。因此俄乌双方肯定谈不拢,谈不拢就只能继续打。

实现不了目标的是俄方,因此谈判破裂后肯定是俄方先动手。到那时,川普或许会将谈判破裂的原因归咎于泽连斯基,但这种说法不可能得到世界——包括美国国内——的认可。

他只能对再次挑起战争的俄方表达愤怒。

其二,目前尚不清楚这项二级关税对俄国石油的购买者产生多大的威慑力。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二级关税的含义——购买俄国石油,就别想和美国做生意。

如果俄油买家在乎损失,他们会削减甚至停止从俄国进口石油;如果他们不惜代价也要购买俄油,那么二级关税的作用就没有川普想像的那么神奇。

当下的俄国经济之所以还能维持战争,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能源出口生意还做得红红火火,买家遍布欧、亚大陆,并且它还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制造武器的芯片、机床等重要战略物资。

如果这些通道真的被切断,俄国很难将战争维持3个月以上。

本号认为,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

即便是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政策,也没有打败俄军的计划,它的目标是不断加强乌克兰的防御力量,确保俄方在乌克兰战场上永远无法取胜,最后认清这个现实而心甘情愿地坐下来谈判。

很多人将此解读为“拖垮大鹅”的计策,其实都是因为看多了36计之类的故事。

昨天,《纽约时报》爆料称,2022年乌军用海王星导弹击沉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时,拜登团队感到非常不满。



因为“莫斯科号”是PT权力的象征之一,他们担心后者会因此患上失心疯,往乌克兰扔煤气罐。

但结果PT表现得非常“隐忍”,不仅没有得失心疯病,而且表面上还显得云淡风轻。

道理很简单,煤气罐是他们的最后一张“牌”,将这张牌扔出去,就必输无疑了;而且,古往今来,所有热爱并追求权力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共性——怕死。

可惜,拜登虽然熟谙政治与外交规则,却看不透人性。他的乌克兰政策之所以被诟病为“软弱”,就是因为他既不允许乌克兰失败,也不想让俄国失败。

“既要……又要”的思维害了太多的人!

如果你因此认为拜登团队头脑太过简单,显然也大错特错了。

《纽时》的文章还披露说,拜登政府一直秘密参与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的远程打击。

根据报道,战争爆发不久,美乌就开始建立合作关系,美方提供情报并帮助制定作战计划,甚至允许乌军“使用美国武器杀死俄罗斯领土上的俄军士兵”。



美方情报机构还向乌军提供了克里米亚半岛上1000多个军事目标,并允许乌军袭击这些目标。

文章还披露了2年多时间里美乌双方在政治、战略与战术方面的矛盾与分歧。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披露出来的秘密甚至让许多欧洲高级官员感到吃惊。所以,我想重复一下之前提醒过各位读友的话——我们普通人看到的只是最表面的公开信息,这样一场关乎多国命运、关乎世界局势走向的战争,任何负责任的决策者都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全部公开,我们只能根据冰山一角去推断海平面下面的冰山形状,因此出现误判实属正常不过。

其实,我相信俄国人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们只能装作不知道,因为知道了很难办——撕破脸意味着公开对立,必须采取对应行动,而行动的结果就是灭亡;如果知道了却没有行动,会被敌对方认为软弱。

我不由得想起东亚半岛战争初期的一起秘密事件——北约一枚导弹误落入前苏境内,美苏双方都吓得半死。美方认为这可能让前苏愤怒而引发大战,据说他们连道歉声明都拟好了;苏方认为这是美方准备强硬开战,吓得一声未吭,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就像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世界,就是由无数个草台班子组成,很多事件的发生与结局都有其偶然性。人们往往对发生过的事津津乐道并总结出无数的经验,却很少有人能够精准地预测未来。

但从二战开始至今的历史轨迹告诉我们,无论历史进程中有多少偶然,正必胜邪已经成为其发展中颠扑不破的规律。

俄乌之战也是无此,虽然道路曲折,但前景终将光明。

昨天,有一个最大的好消息——乌克兰外交部宣布,欧盟在3月初的立法审查中确认:乌克兰已经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其政策和国防战略已与欧盟实现100%的一致!



下一步是启动密集的“对外关系”谈判,分别与欧盟各国进行谈判——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进程已经无法阻挡。

各位应该还记得,我在大约半个月前的文章里写过,欧洲要帮助乌克兰赢得这场战争,除了提供军事援助之外,当下最紧迫的事就是加快乌克兰入盟的速度,让乌克兰得到赚钱机会,在经济上迅速强大起来,这才是抵御未来可能的侵略的有效途径。

从这个角度看,泽连斯基愿意现在不通过战争手段收复失地,将其留待未来的外交渠道去解决,是极其明智的战略思路。

世界会变,俄国也会变,那种视领土为国家核心利益的思想也会变。当一切都发生变化时,克里米亚等失地终将回到乌克兰的怀抱。

这一天,不会太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