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在世界上有三个世人皆知的“承诺”,不开第一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中方这样做,本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但却被某些人看来,中国是“软弱可欺”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咱们的底线!



近日,一位美国网友,在美论坛上发文:中国奉行“不开第一枪”,一旦美国打掉中国的北斗系统,是不是就赢了?

他们似乎天真地认为,摧毁中国的北斗系统,就能在一场假想的冲突中占据上风,赢得胜利,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国网友的提问

美论坛的“唇枪舌剑”

美国网友这番话,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各国的网友纷纷下场,和他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反驳盛宴”。

一位法国网友言辞犀利地指出:美国如果真的摧毁了北斗,那无疑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别忘了,中国的东风导弹可不是吃素的,它们配备了先进的导航系统,打击精度非常高。



一旦北斗系统遭到了攻击,这些导弹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性能和备份导航手段,迅速锁定美国本土的关键目标,到那时,美国将面临来自东方的强大怒火,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话直接点明:美国如果采取冒险行动,很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让人们看到了背后隐藏的风险。


土耳其网友 翻译后

越南的网友也表示:早在多年前,中国就用导弹击落过报废的卫星,那次行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技术,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保护自己太空资产的决心。

从那以后,美国在提及摧毁他国卫星的话题时,都变得格外的谨慎,毕竟美国也清楚,中国有能力、也有决心捍卫自己的航天成果。



越南网友的回应,无疑是对美国的有力回击,让他们明白,中国在太空领域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任何妄图侵犯中国安全的行为,都会遭到坚决的反击。

韩国和日本网友也纷纷加入了这场“反驳盛宴”。

韩国网友表示:中国奉行的“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软弱和退缩,相反,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对和平的重视,如果中国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中国的反击将是迅速而致命的。


韩国网友 翻译前


韩国网友 翻译后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战至关重要,北斗作为中国的关键技术设备,肯定会受到严密的保护,美国如果想摧毁北斗,首先要突破中国的防御体系,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日本网友也附和道:中国的科技日新月异,它的反制手段层出不穷,“不开第一枪”是战略克制,而不是放弃反击的,中国有能力在敌人把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美国如果贸然行动,必将自食恶果。


日本网友 翻译后

各国网友的回应,是对中国“不开第一枪”原则的正确理解,他们用事实和理性,狠狠驳斥了美国网友荒谬的言论。

北斗的崛起之路

上世纪末,面对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的重重包围,中国才刚刚踏上自主“造星”的艰难征途。



1994年的春天,“北斗工程”在一片质疑声中艰难起步,那时候,国外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就像在我们面前竖起了一堵“铜墙铁壁”,想要把咱们“导航梦”扼杀在摇篮里。

但咱们的科研人员并不会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没有先进的仪器,就靠着算盘进行推演,用手摇计算机编写代码,在那些堆积如山的图纸里,他们日夜钻研,一点一点地“啃”出了卫星导航的雏形。



终于,在2000年底,北斗一号成功定位,它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中国卫星导航的道路,中国成为了继美、俄之后第3个拥有卫星导航的国家,这束东方星光,成功地刺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坚冰。

但真正让世界对刮目相看的,是北斗三号的“全球组网”,这是一场持续了十年的攻坚战,攻克了星间链路、原子钟等160多项核心技术,国产器件的使用比例从5%一路跃升到了100%。



2020年,北斗完成了全球部署,曾经被视为“追赶者”的东方大国,如今已经能够分秒不差地为全球服务,这就像是一场逆袭的传奇,中国北斗用自己的实力,让世界为之惊叹。

如今的北斗,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老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全球交通上,650万辆货车都装上了北斗终端,编织成了全国货运的“智慧神经网”。



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北斗更是上演着一场“科技魔法”,北斗的短报文成了人们的“生命风筝线”,还记得汶川地震时,震中成了一座“孤岛”,通信也中断,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这时,北斗传出了一条求救信息,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如今,在森林消防、远洋航运上,这种“无网通信”依然守护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最重要的还是在国防上,北斗更像是一把“利剑”,导弹在北斗的指引下,能够精准地切除潜在的威胁,实时监测敌方导弹的轨迹,让拦截弹成为了守护领空的“铜墙铁壁”,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从1994年到2024年,北斗用30年,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星辰之路”,当年那个在封锁中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棵能守护14亿国民、服务全球用户的“参天大树”。



这份答卷上,写满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密码,那是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草稿纸,是发射塔前彻夜不眠的守灯人,更是所有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

“不开第一枪”的智慧

中国“不开第一枪”背后有个大前提——国家的核心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北斗系统关乎着国家的安全、经济和国际竞争力。


沈丁立:“不开第一枪”从来就不是绝对的 环球网 2020-09-25

一旦北斗系统遭到美国等外部势力的恶意破坏,就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公然挑衅和严重侵犯,咱们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一味地坚守“不开第一枪”原则而任人宰割。

中国从不缺乏反击的决心,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当时,印度军队肆意越过边境线,向咱们的边防部队发动进攻,打响了第一枪。



咱们一开始那是忍了又忍,可对方得寸进尺,不得不奋起反击,最后狠狠打击了“印度阿三”,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

这场战争就像一面镜子,证明了咱们虽然热爱和平,但绝不是任人欺负的主儿,当咱们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解放军有能力、有决心采取行动,坚决捍卫国家的利益。



结语

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迎接他的只有猎枪,美国如果真的愚蠢到要打掉“北斗系统”,中方必将反制,到时候,美国就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后果将是美国难以承受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