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春日的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金河校区迎来一场跨国界的学术盛宴,由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联合主办,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及河南新安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承办的“中韩影视学术交流论坛暨AIGC影视创作实战训练营”圆满落幕。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活动邀请的嘉宾有来自韩国釜山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电影研究所所长、釜山国际电影节评委徐大正教授和韩国釜山大学博士、釜山影像委员会副会长、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评审委员金承厚导演。中国编剧、策展人、AI艺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宋东桓先生,AI艺术家、多模态技术应用专家陈刘芳女士、国家一级导演、一级摄影师刘澍导演,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王玉良博士,AIGC超级创作者秦文山先生,洛阳师范学院影像行动力创意工坊负责人杜坤和杨博两位老师等。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杨庆年,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会长张帅旗、副会长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吕静、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融媒学院院长郭琳媛、中原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霍小宁,秘书长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编导教研室主任张永强,以及商丘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杨春风、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院长汪鹏、副院长靳海涛、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文博等近30所高校的影视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10余家影视制作企业代表共100余人。与会专家学者围绕“AIGC深度参与影视创作、技术革新、产业实践”的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与实操培训,这场汇聚中韩顶尖影视学者与AI技术专家的盛会,不仅促成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学术对话,更开启AI赋能影视创作的新起点。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传媒学院秦冠亚博士担任本次活动现场翻译,此外,活动得到了河南新安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杨庆年在致辞中强调,在郑州擘画打造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的背景下,举办本次影视交流论坛活动是中韩影视交流的里程碑,更是迈向更深合作的新起点。不仅巩固了我校的办学定位,必将为弘扬中原文化注入数智新动能,更为我校今后在促进国际交流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择。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校长杨庆年致词

在中韩影视学术交流论坛的分享环节中,韩国电影专家徐大正教授分享的主题是“AI赋能电影教育---路径探索与融合策略”,徐大正教授从技术演进与人文价值双重视角展开了兼具专业深度与理性思辨的学术阐释,通过系统梳理百年电影工业的技术演进谱系,指出技术创新与艺术本体的辩证关系,强调亟需构建电影“技术理性与人文温度并重”的认知框架。他强调在创意构思、艺术表达等核心领域则需恪守“人类主体性”原则,避免过度依赖智能生成系统可能导致创作者陷入“技术依赖症候群”,对于人工智能,他特别警示需设定伦理边界,为电影教育在智能时代的范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系。


韩国釜山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釜山国际电影节评委徐大正教授主题分享

韩国金承厚导演分享主题是“AI电影技术的现状和电影制作的前景”,金承厚导演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构产业格局,AI技术已实现从剧本可视化到动态分镜生成的跨越式突破,算法迭代实现画面精度提升与渲染效率优化,他也指出当前AI在叙事逻辑构建与情感表达连贯性方面仍存在显著技术瓶颈,面对正在形成的全球AI影视浪潮,为创作者开辟了人机协同的新型创作模式,将催生影视工业4.0时代的全新范式。


韩国国立釜山大学艺术影像文化学博士、釜山映像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承厚主题分享

著名编剧和策展人宋东桓以“从创作到制作--AI视频的图灵点”为题,向论坛作分享,他认为18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第四次经验的储运技术革命深刻改变影视产业结构。电影是一个非标行业,流程复杂,链路长,风险点多,利用AI赋能影视创作,可成倍缩短工作时长。AI技术与影视产业结合紧密,传统短剧纷纷转战AI短剧,一些知名AI头部公司发起导演共创计划,共同打造AI影视创作全产业链条。


著名编剧和策展人宋东桓主题分享

多模态技术应用专家陈刘芳以“AI电影制作多模态技术前瞻”为题,结合其近年来参与的大型AI影视作品,分享了AI技术在动画工业流程的应用价值,并从视听语言和人物表现探寻AI影视创作边界,用AI讲好一个故事。同时,也指出了传统电影真实场景里拍摄动物的难点,借助AI技术能帮助导演实现心中的遗憾。她结合大量的作品分析了影片里AI角色表演效果和高逼真性的动态表现质感,认为在AI的支持下,每个人都能创作自己的电影。


多模态技术应用专家陈刘芳主题分享

河南新安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耀杰分享主题是“产教融合新范式--新安行校企合作创新实践”,他认为产教融合不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河南新安行文化通过项目实操、双师培养、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促教、以赛促教、以教兴产”的新路径。未来,期待与更多院校、企业携手,共同为河南教育及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河南新安行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耀杰主题分享

分享结束后,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AI影像与传媒研创中心”成立仪式隆重举行,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会长张帅旗向洛阳师范学院杜坤、杨博老师授予牌匾,研创中心将在协会的指导下,聚合省内高校和企业优势AI创作力量,开展业务交流、项目孵化、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推动AI技术与我省影视教育教学、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的AI创作传播共同体。


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会长张帅旗向洛阳师范学院杜坤、杨博老师授牌

接下来的中韩影视学术交流论坛环节由协会秘书长张永强主持,中国导演刘澍、王玉良博士与韩国专家徐大正教授、金承厚导演围绕中韩电影创作、艺术风格、电影美学等内容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碰撞。徐大正对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感兴趣,这些电影用真实的视角,聚焦于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身上,展现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真实的当下生活,从电影美学表现看,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创造。金承厚在与刘澍围绕如何平衡独立电影与商业电影创作时指出,商业电影创作需要考虑如何赚钱,独立电影赋予导演观念表达、话语表现及更大的创作空间。他表示,釜山是电影之都,是电影艺术交流的圣地,希望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去韩国学习,共同促进文化的交流。王玉良与徐大正的对话围绕中韩合拍电影展开,王玉良将中韩电影交流的一百年划分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时期,中韩两国的电影导演围绕类型合作和演员合作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拍工作,两国的电影文化不断融合,中韩电影合拍前景广阔。论坛最后韩国专家邀请协会在今年下半年合适时机到韩国交流访问。


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中韩影视学术交流论坛

当天下午,AIGC影视创作实战训练营正式开始。实战训练营活动上半场由洛阳师范学院杜坤、杨博老师主讲,内容是提示词工程构建逻辑及实践。杜坤老师从AIGC内容生产、大模型种类、AIGC发展历程及提示词、图片和工作流等关键技术入手,讲解了文本、图像和音频生成工具及其应用场景,国内外图生视频工具的类型及其应用等,结合AIGC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他指出社会迫切需要个人具备AIGC相应素养和模式创新能力,AIGC技术已在影视传媒领域全流程应用,是塑造媒体内容制作传播重要的新质生产力。


洛阳师范学院影像行动力创意工坊杜坤老师主题分享

杨博老师结合AI生成中设置生僻的提示词等反面案例,分析了AIGC创作中的概念图、关键帧及多主体参考使用技巧,提出了输入图像提示词的策略。


洛阳师范学院影像行动力创意工坊杨博老师主题分享

训练营下半场活动由AI画中画、AIGC超级创作者秦文山主讲,内容是“AIGC影像创作路径,基于文生与图生”,他从文生视频提示词七要素、案例拆解,新手常见错误、图生视频提示词设计、如何制作AI短视频首尾帧、如何制作AI多主体参考视频等方面讲解了AIGC创作关键技巧。


AI画中画、AIGC超级创作者秦文山主题分享

在实践练习环节,三位主讲教师走下讲台,针对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场老师们充分互动,给予全流程指导,帮助老师们快速掌握AI技术。AI技术头部平台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Vidu为本次实践训练营老师提供了平台和免费算力支持。


三位主讲老师现场指导实践操作

本次中韩影视学术交流论坛暨AIGC影视创作实战训练营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中韩两国顶尖影视学者与技术专家的深入交流与碰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启示和实践经验,更为中韩影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坚实的桥梁。随着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AI影像与传媒研创中心”的成立,未来将有更多机会促进AI技术与影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影视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中韩两国能在影视领域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共同开创影视创作与技术革新的美好未来。(唐永勇 李浩 王德龙 王豪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