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2025年3月30日,在被记者问及美乌矿产合作进展时,特朗普毫不掩饰地警告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想退出稀土协议”,如果他真敢这么做,“将会遇到大麻烦,真的,大麻烦。”紧接着,特朗普还补上一句冷冰冰的现实判断:“乌克兰想加入北约?那永远不会发生,泽连斯基心知肚明。”
这番话,既不是失言,也不是即兴发挥,而是赤裸裸的敲打和威胁,是对美乌关系性质的最真实暴露。在“矿产”这个关键词下,所谓的“民主同盟”幻象被撕成碎片,剩下的只有赤裸的利益、资源争夺和大国对小国的压迫性控制。
众所周知,乌克兰是全球已探明稀土、钛矿和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急于寻找替代中国供应链的战略资源出口国,乌克兰立刻成为焦点。美国与乌克兰迅速开启关于钛、锂和稀土等关键矿产的合作谈判。看上去是援助、是投资,实则是控制、是锁链。
而如今,当泽连斯基在面临美国提出的新协议草案时选择“犹豫甚至反弹”,特朗普的怒火就此点燃。据《基辅独立报》报道,新版协议中不仅加入了“此前从未讨论的新条款”,甚至还有“一些已经被双方否决过的内容”被重新塞回协议。这哪是什么谈判?这分明是打着合作旗号的强制交易。
泽连斯基看清了这一点,也终于开始公开反对。他明确表示,乌克兰宪法规定国家目标是加入欧盟,而若美国的矿产协议构成对欧盟方向的威胁,那他将毫不犹豫地拒绝签署。这番表态听起来铿锵有力,实际上透露出乌克兰高层正在经历一场极度痛苦的地缘选择:继续依赖美国,就意味着让渡资源主权;坚持欧洲路线,则可能激怒华盛顿,失去安全保护。这根本不是主权国家该面对的“选择题”,这是典型的地缘勒索。
而特朗普的态度,更像是一位资本大亨面对不听话的属下。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控制欲、占有欲,也没有顾忌所谓“民主价值同盟”的伪装。他直接威胁泽连斯基:你退出这个矿产协议,你就完蛋。至于乌克兰的国家战略、民众意愿、议会审议程序,他丝毫不放在眼里。对于特朗普而言,乌克兰就是一块待宰的矿山,是地缘竞争中的一张牌,而不是一个真正拥有自主权的盟友。
过去三年,泽连斯基政府靠着“保卫民主”的叙事获取了大量美欧援助。但如今,战争拖延、前线吃紧、经济崩溃,而所谓“援助”逐渐转化为“条件交换”。美国在援助中夹带采购合同、资源优先权,甚至连未来能源政策都希望一手把控。这哪是什么援助?分明是一次战时资源掠夺。
而泽连斯基终于在此节点喊出“不接受”的底线,不是因为他突然变得强硬,而是因为他意识到,继续签下这些协议,等于提前出卖乌克兰的战争红利与战后主权。一旦协议生效,美国企业将在法律上获取乌克兰最优质矿产几十年的开采权和出口控制权,而这些矿产的收入本应是乌克兰重建的核心财源。
这也再次暴露出所谓“战后重建”的真相。在西方政客口中,这是人道主义援助、是经济恢复、是民主复兴;但在现实中,它是一场资本分赃、资源布局、政治洗牌。谁控制了乌克兰的矿产,谁就控制了乌克兰未来三十年的工业主权。美国早已嗅到机会,而泽连斯基,正在被逼着签下一纸“未来卖身契”。
今日矿产协议之争,其实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整个乌克兰战略走向的转折点。如果泽连斯基屈服,那乌克兰将正式滑入“资源附庸国”的轨道,沦为西方资本的采掘基地;而如果他坚持抵抗,就要准备面对特朗普所说的“大麻烦”——援助中断、外交孤立、重建融资崩盘。
结局仍未揭晓,但底牌已被翻开。所谓“自由盟友”不过是权力游戏的表演道具,而那些签在战时协议上的字句,才是战争真正的赢家。在地缘政治面前,乌克兰不是被解放,而是被收购。泽连斯基还能抗多久,不是靠勇气,而是看他还有多少主权未被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