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作为主攻行政诉讼和刑事案件的办案律师,今天我们聊一聊拘留通知书上的罪名有误怎么办? 收到拘留通知书后,若发现罪名与实际行为明显不符(例如被指控 “故意伤害” 但实际是正当防卫),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85 条规定,公安机关必须在拘留后 24 小时内通知家属,且通知书应明确涉嫌罪名。罪名错误可能导致后续侦查方向偏差、羁押期限延长,甚至影响最终定罪量刑,因此必须及时采取行动。
一、 立即联系专业律师。律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供帮助:
- 会见当事人:核实案件细节,确认是否存在罪名错误的可能。例如,张三因涉嫌 “盗窃” 被拘留,但实际是帮助朋友临时保管财物,律师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和证人证言,证明张三无非法占有目的,最终公安机关更正罪名为 “侵占”。
- 申请取保候审:若罪名错误导致羁押必要性降低,律师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 97 条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例如,李四被错误指控 “诈骗”,律师提交其与被害人的聊天记录证明双方存在经济纠纷,最终李四被取保候审。
- 向公安机关提出异议:律师可书面要求公安机关对罪名进行复核,并提交证据材料。例如,王五被指控 “寻衅滋事”,但实际是邻里纠纷引发的肢体冲突,律师通过现场视频和伤情鉴定,促使公安机关撤销案件。
二、 向检察院申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75 条,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有审查起诉权。若罪名错误,律师可向检察院提交《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或《法律意见书》,要求纠正。例如,赵六被错误指控 “非法经营”,律师通过分析经营范围和相关行政法规,证明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检察院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
三、 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错。若案件已进入审判阶段,律师可在庭审中提出罪名异议,并申请调取新证据。例如,孙七被指控 “故意杀人”,但现场 DNA 鉴定显示另有真凶,律师通过申请重新鉴定,最终法院改判无罪。
四、 申请国家赔偿。若最终确认罪名错误并被错误羁押,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第 17 条申请赔偿。例如,周八被错误拘留 30 天,后公安机关撤销案件,周八通过律师申请国家赔偿,获赔人身自由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注意事项:
- 保留证据:包括拘留通知书、讯问笔录、证人证言、物证等,这些是维权的关键。
- 避免自行辩解:在律师介入前,避免向办案人员过度解释,以免被误认为认罪。
- 注意时效:申请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2 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总结:罪名错误不可怕,及时委托律师、积极收集证据、依法申诉维权是关键。法律赋予公民充分的救济途径,只要行动得当,就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我是李肖峰律师,欢迎关注账号,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