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均源自网络;人名均为化名;旨在传播正能量/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我不明白,王总监,您要我们投资一片沙漠?那里除了风沙还是风沙!"投资方代表李凯敲着会议桌,嘲讽的笑容挂在脸上。

王佩之平静地站起身,将一张照片推到桌子中央:"诸位,这不是普通的沙漠,它的地下埋藏着宝贝,足以改变中国的医药产业..."

她打开手中的报告,递给在座每个人,会议室霎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01

2008年的一个闷热午后,甘肃靖远县的街道上热浪蒸腾。王佩之站在自家家电店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店内,长叹一口气。墙上的日历显示,这个月他们只卖出了两台冰箱和一台洗衣机,远不够支付店铺租金和家庭开销。

王佩之今年40岁,是靖远县人,曾经在当地一家国有企业担任销售科长,业绩斐然。1998年国企改革大潮中,她成为下岗职工之一,辗转多年后用积蓄开了这家小小的家电店,勉强维持生计。



"佩之,刚才医院打电话来了,说爸的药费又涨了,这个月需要三千块。"王佩之的丈夫李强从里屋走出来,脸色苍白。他三年前被诊断出慢性肾病,无法承担重体力工作,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王佩之肩上。

王佩之强挤出一丝微笑:"没事,我想想办法。"

"妈,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正在这时,女儿小雨兴冲冲地跑进店里,挥舞着一个红色信封,"是省重点大学!学费一年一万二!"

看着女儿兴奋的脸庞,王佩之心中五味杂陈。她为女儿感到骄傲,却也为即将到来的巨额学费而忧心忡忡。

"恭喜我们家小雨!"王佩之把女儿搂在怀里,"妈妈一定会想办法的,你安心上学。"

送走兴高采烈的女儿,王佩之拿出账本,面对惨淡的数字陷入沉思。家电店月入不足五千元,丈夫的医药费每月至少三千,再加上父母的赡养费和日常开销,如今又要负担女儿的学费,这个家庭正站在崩溃的边缘。

正当王佩之为生计发愁之际,县政府举办了一场招商引资会议,主题是"生态农业与沙漠治理"。作为当地商户代表,王佩之被邀请参加。会上,县长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县里新出台的政策:以极低价格出让沙漠土地,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修复和农业开发,还有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补贴。

大多数与会者对这一政策不以为然。毕竟,在大家眼中,沙漠就是贫瘠之地,投资沙漠无异于浪费钱财。会议间隙,王佩之去洗手间,途经一个僻静的角落,无意中听到两位老者的对话。

"老张,你真的认为那片沙漠有开发价值?"一位白发老人问道。

"当然!"被称作老张的人压低声音回答,"那片沙漠的土壤成分非常特殊,适合种植某些珍贵的药材。我研究了一辈子中草药,从没见过比那里更适合种植优质甘草的地方。"

"甘草?那不是很普通的中药材吗?"

"普通?"老张摇摇头,"沙漠甘草不普通!特殊环境孕育出的甘草含有一种罕见的活性成分,是普通甘草所不具备的。这种成分对某些疑难疾病有奇效,市场价值至少是普通甘草的十倍!可惜啊,我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去开发,不然..."

两位老人的声音渐渐远去,但这段对话却在王佩之脑海中挥之不去。沙漠中的宝贝?特殊的甘草?十倍的价值?这些信息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根。

02

回家后,王佩之开始查阅有关甘草的资料。她发现,甘草确实是重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多种中成药的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更重要的是,高品质甘草的价格确实比普通甘草高出数倍。

第二天,王佩之辗转打听到那位老张的身份——张博文,一位退休多年的省中医院药剂师,曾参与编写过《中国药材大典》,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权威。

鼓足勇气,王佩之登门拜访了张老先生。

"张老先生,我是王佩之,昨天在招商会上听您提起沙漠甘草的事情,能否请您详细告诉我这方面的信息?"王佩之诚恳地说。

张老先生惊讶地看着她:"你听到了我们的对话?"

"是的,非常抱歉,我不是有意偷听。"王佩之有些尴尬,"但我对您说的沙漠甘草非常感兴趣。我现在正面临家庭困境,需要寻找新的出路。"

张老先生沉默片刻,似乎在衡量什么,最后下定决心:"跟我来。"

他领着王佩之来到书房,从书架上取出一本看起来颇为古老的手稿,小心翼翼地翻开:"这是我祖父留下的药材笔记,记载了一些罕为人知的药材知识。"

张老指着其中一页道:"这里记载了一种特殊的沙漠甘草,学名'甘草王',只生长在特定的沙漠环境中。它的根部含有一种名为'甘草素增强体'的成分,这种成分对肝脏疾病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奇效。"



王佩之认真地听着,问道:"那为什么这种甘草没有被广泛种植呢?"

"因为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张老解释道,"需要特定的土壤成分、地下水质、昼夜温差和光照强度,这些条件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沙漠地带才能同时满足。而且,它的生长周期长,管理难度大,一般人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您说的特定沙漠地带,是指靖远县周边的那片沙漠吗?"王佩之追问。

"没错,"张老点点头,"我曾经在那里采集过几株野生甘草王,经过化验,品质极高。那片沙漠虽然看起来荒凉,但实际上是种植甘草王的宝地。县政府现在出让那片土地,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佩之心跳加速:"张老,这种甘草种植有多大难度?普通人能做吗?"

"难度不小,"张老坦言,"但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是水源和管理。你如果真想尝试,我可以给你一些指导。"

两人交谈甚欢,临走时,张老竟然送给王佩之一小包种子:"这是我多年前在那片沙漠中采集的甘草王种子,一直保存着,没想到能派上用场。希望它们能帮你实现梦想。"

王佩之如获至宝,连声道谢。回家的路上,她的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幅宏伟蓝图:在沙漠中种植甘草王,打造一片绿色产业基地,不仅能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还能为家乡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回到家,王佩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和女儿。出乎意料的是,她遭到了一致反对。

"你疯了吗?"李强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拿着我们最后的积蓄去沙漠种草?那可是沙漠啊,风沙那么大,寸草不生的地方,你凭什么认为能种出什么宝贝来?"

"爸说得对,妈,"小雨也劝道,"您对农业一窍不通,怎么可能在沙漠里种出东西来?再说了,您说的那个老人,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万一他信口开河怎么办?"

面对家人的质疑,王佩之没有气馁。她花了一周时间查阅资料,甚至通过网络联系了几位农业专家,进一步了解沙漠种植的可行性。同时,她也去景泰县实地考察了那片沙漠,确认了水源和交通条件。

03

经过深思熟虑,王佩之更加坚定了决心。她再次召集家庭会议,郑重其事地宣布:"我决定承包沙漠,种植甘草王。我会卖掉家电店,抵押房子,筹集资金。"

"你要把我们最后的希望也赔进去吗?"李强声音颤抖,"如果失败了,我们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我相信我不会失败,"王佩之坚定地说,"张老给我的不仅仅是种子,还有详细的种植指导。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妈妈,您真的决定了吗?"小雨担忧地问。

"是的,小雨,"王佩之握住女儿的手,"有时候,人生需要冒险。如果我们一直这样挣扎下去,永远无法改变命运。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就在王佩之做出这个重大决定的两天后,一个噩耗传来:张老先生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这个消息让王佩之大受打击,她失去了最重要的技术指导者。

出席张老的葬礼时,张老的儿子交给王佩之一个信封:"这是父亲生前留给您的。他说,如果您真的决定种植甘草王,这些资料会对您有所帮助。"

信封里是几页手写笔记,详细记录了甘草王的种植方法、水肥管理要点、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关键技术信息。笔记的最后一行写道:"沙漠之中藏宝藏,只待有心人发掘。祝你成功,王女士。"

手捧笔记,王佩之泪流满面。她更加坚定了承包沙漠的决心,仿佛这不仅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完成张老的遗愿。



2008年10月,王佩之正式与景泰县政府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了1.5万亩沙漠土地,为期30年。同时,她卖掉了家电店,抵押了唯一的住房,共筹集了50万元作为创业资金。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摇头:"这王佩之是不是被什么魔怖了?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去沙漠里种草?"

"听说她还把房子都抵押了,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人说梦!"

面对闲言碎语,王佩之充耳不闻。她知道,自己手中握着一颗种子,不是普通的种子,而是能够改变命运的"宝贝"。那些微小的甘草王种子,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无限可能。它们适应了沙漠的恶劣环境,能够在几乎不可能的条件下生长、繁衍,并产生珍贵的药用成分。正是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价值,让王佩之看到了希望。

但是,种子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它能否真的在沙漠中生根发芽,长成救命的"宝贝"?王佩之的赌注,是否会成为一场空中楼阁的梦?

04

2008年11月,寒风凛冽的清晨,王佩之带着丈夫李强和几名雇来的工人,开始了沙漠开发的第一步——搭建简易工棚。

荒凉的沙漠中,四下望去,除了起伏的沙丘和稀疏的荒草,别无他物。寒风呼啸,沙粒打在脸上生疼。工人们看到这种环境,脸上的表情从惊讶迅速转变为失望和不安。

"王老板,你确定要在这种地方种植?这里连水都没有,怎么种东西啊?"一位工人忍不住问道。

"会有水的,"王佩之信心十足地说,"我们第一步就是要解决水源问题。"

根据张老的笔记和她的调研,这片沙漠距离最近的灌溉渠有13公里,需要铺设输水管道。更具挑战性的是,水渠与种植基地之间有70米的高度落差,需要安装水泵进行抽水。由于当地冬季气温低,管道还需埋在地下两米以防冻裂。

工程浩大,但王佩之毫不畏惧。她租来一辆小型挖掘机和一辆皮卡车,组织工人开始挖沟铺管。

第一天工作结束后,10名工人中有6名表示不想继续,理由是"条件太艰苦,看不到希望"。王佩之不得不提高工资标准,才勉强留住了剩下的工人。

李强看着妻子疲惫却坚定的面容,心中既担忧又心疼:"佩之,要不我们还是放弃吧?这工程太大了,我们的钱根本不够。"

"不,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能放弃,"王佩之坚决地说,"如果资金不够,我们就省着用,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慢一点也没关系。"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佩之和李强亲自上阵,与剩下的工人一起挖沟、铺管、填土。



王佩之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庞被风沙吹得粗糙发红,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如初。

工程进展缓慢,原本计划一个月完成的输水管道,拖了三个月还未完工。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也越来越紧张。

2009年2月,一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女儿小雨的大学要交第二学期学费了,而家里的积蓄已所剩无几。

"爸妈,我决定休学一年,先去打工赚钱,等情况好转了再回学校。"小雨在电话里说。

王佩之心如刀绞:"不行,小雨,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不能半途而废。"

"可是妈妈,我知道家里的情况,爸爸的病也需要钱..."小雨哽咽着说。

挂了电话,王佩之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她是否太过自私,忽视了家人的需求?但转念一想,如果不拼这一把,家庭的困境只会越来越严重,女儿的未来也会受限。

就在王佩之内心挣扎之际,李强提出了离婚:"佩之,我拖累你太久了。我们离婚吧,这样你就不用负担我的医药费了。房子也可以卖掉,给小雨交学费。"

王佩之震惊地看着丈夫:"你在说什么胡话?我们是夫妻,患难与共,怎么能在困难时刻分开?"

"可是我看不到希望啊!"李强情绪激动,"这沙漠根本种不出什么宝贝来,我们只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你错了,"王佩之冷静地说,"我相信甘草王会成功的。如果你真的想离开,我不会阻拦,但请给我两年时间。如果两年后我还是一无所获,我会成全你。"

李强沉默了,最终点头同意:"两年,不能再多了。"

资金紧张的问题依然存在。为了节省开支,王佩之和李强开始住在工棚里,自己做饭,放弃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同时,王佩之开始在附近的镇上找兼职工作,补贴家用。

就这样,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输水管道工程终于在2009年4月完成。当第一滴水从管道流出时,王佩之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成功了,第一步成功了!"她兴奋地对李强说。

有了水源保障,下一步是大规模种植甘草王。根据张老的笔记,甘草王的种植最佳时间是春季,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抓紧时间。

王佩之按照笔记上的指导,将种子浸泡、催芽,然后小心翼翼地播种。为了提高成活率,她采用了条播和穴播相结合的方式,并搭建了简易的防风障。

"种子已经播下,现在就是等待发芽了。"王佩之对李强说,眼中充满期待。

等待是煎熬的。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地里依然没有任何绿色的迹象。李强开始怀疑种子是否有问题,或者张老的方法是否适用于这片沙漠。

但王佩之没有放弃。她每天都会在地里巡视,检查土壤湿度,调整灌溉量。终于,在播种后的第18天,第一批嫩芽破土而出!



"看!它们发芽了!"王佩之激动地指着地上的绿点,喜极而泣。

这一批种子共播种了500亩,发芽率约为60%,虽然不算理想,但对首次尝试来说已经相当不错。王佩之决定在剩余的土地上种植抗旱、防风固沙的灌木,为甘草王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05

2009年的夏天异常炎热,沙漠上的温度常常超过40℃。王佩之和李强每天都要给甘草苗浇水降温,防止它们被烤死。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幼苗因高温而死亡。

"这样下去不行啊,"李强担忧地说,"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保护这些幼苗。"

王佩之冥思苦想,最后决定采用麦秸覆盖的方法,既能保持土壤湿度,又能降低地表温度。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幼苗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了。

眼看甘草苗一天天长大,王佩之的心情也渐渐明朗起来。但资金短缺的问题依然如影随形。水泵的电费、工人的工资、生活开销,每一项支出都让他们捉襟见肘。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发现改变了局面。

在基地西北角挖井寻找备用水源时,工人们意外发现了地下水。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水质清澈甘甜,与普通地下水明显不同。

"这水怎么这么甜?"负责挖井的师傅惊讶地说,"我干了一辈子井,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水。"

王佩之立即送了一桶水去县城检测。结果显示,这种地下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属于优质矿泉水,完全符合饮用水标准。

这个发现让王佩之看到了新的希望。如果能够开发这处水源,不仅可以解决灌溉问题,还可能带来额外的收入。

经过一番调查和咨询,王佩之联系到了一家省内的饮料公司。公司负责人亲自来到现场考察后,对水质赞不绝口。

"王女士,这水的品质确实很好,"饮料公司的张总说,"我们有意向与您合作开发这处水源,生产矿泉水。初步估计,我们可以提供100万元的合作资金,帮您建设取水设施。"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资金,不仅可以解决甘草种植的燃眉之急,还能为小雨交学费,为李强购买更好的药物。王佩之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张总,这太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签约?"王佩之迫不及待地问。

"别急,我们需要再做一些详细的水质分析和市场调研,"张总说,"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月内我们就可以签约了。"

王佩之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一个月后,饮料公司果然带来了合作协议,双方很快达成一致。按照协议,饮料公司提供100万元资金,用于开发矿泉水源和建设生产设施,王佩之提供土地和水源使用权,双方按照6:4分配利润。

有了这笔资金注入,王佩之的沙漠开发计划终于有了坚实的后盾。她立即扩大了甘草王的种植面积,同时添置了更先进的灌溉设备和防护设施。

但就在一切看似向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巨大的灾难即将到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