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 ,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表示,为了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菲律宾及其盟友正试图将印度、韩国纳入美澳日菲“小分队”中。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印、韩有自己的战略考量和利益诉求,菲围堵中国的单方面愿望不会实现。美澳日菲四国部队自去年以来在南海所谓“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开展联合海上活动。今年2月,有印度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表示,菲律宾有意购买价值2亿美元的印度“阿卡什”短程导弹。布劳纳在接受印度“WION”网站采访时也放风称,计划从印度采购更多导弹。
马科斯(资料图)
虽然菲律宾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是菲律宾的雄心还是真不小。比如最近菲律宾军队的总司令在印度新德里参加安全对话论坛的时候,就公开表示,他们菲律宾现在已经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组成了一个“联合防卫集群”,他们现在认为,可以把韩国和印度也都拉入到这个“联合防卫集群”,不得不说,菲律宾这是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
菲律宾的急迫性源于内忧外患。国内方面,马科斯政府因逮捕前总统杜特尔特引发政治地震,达沃市“独立公投”和军方分裂加剧动荡。马科斯为转移矛盾狗急跳墙——选择升级遏华调门,试图借外部危机凝聚国内支持;国际层面,G7外长会删除“一个中国”表述,美日澳菲加速军事勾连,为菲律宾壮胆。所以,布劳纳此时访印,旨在将印度拉入遏华阵营,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然而,这一套不仅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老掉牙策略,其可行性也大打折扣。
印度的拒绝并非偶然。近年来,中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360亿美元。印度政府深知,与中国对抗不仅无助于解决边境问题,还可能损害自身经济利益。此外印度在2月份宣布退出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转而与东盟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表明其不愿卷入南海争端。韩国方面同样对菲律宾的提议“已读不回”。韩国面临朝鲜半岛的安全挑战,且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美国军机(资料图)
若印度公开加入明确针对中国的多边机制,无疑会激化与中国的矛盾,导致中印贸易受阻,进而影响印度国内经济发展。从地缘政治角度印度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 “东向行动” 政策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提升自身影响力,而非直接加入由他国主导的对抗性框架,以免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印度海军参谋长迪内什·特里帕蒂上将表示印度认为确保印度洋地区和平稳定、贸易畅通无阻是其责任,这表明印度的战略重心更多在印度洋地区,而非卷入南海争端。
据澎湃新闻报道,《纽约时报》日前抛出一爆炸性大新闻,声称马斯克将在五角大楼“听取美国军方有关潜在对华战争计划的绝密简报”。随后,多方紧急辟谣,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回应称,“美国不想与中国发生任何潜在战争。”据报道,在宣布一份美军新型战斗机国防合同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回应称,“美国不想与中国发生任何潜在战争。”另一名官员表示,简报会将重点讨论中国问题,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马科斯(资料图)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倒是美国,沉迷于冷战旧梦,执着于单极霸权,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搞“小圈子”、阵营对抗,是国际秩序的最大乱源。
我们始终认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美关系中存在一些竞争因素,但不能以竞争定义、让竞争主导整个中美关系。中方不回避竞争,也不惧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良性、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