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中天津女排输了,才看出没了李盈莹的天津女排的薄弱环节在哪。而朱婷受伤了,郎导执教巴黎的中国女排溃不成军。
女排是个团体比赛项目,观看排球比赛首先看整体水平是不是跟别人在一个档次上。譬如我们的一传防守串联这些托着球队能转起来的技术谁怎么样,是不是跟国内或者国际上处在同一水平上。譬如郎导周期的接应一直是弱项,所以接应位置可以车轮战,每个轮次的技战术安排和节奏的改变都是为了弥补接应位置上的全面不陷坑。朱婷外的另外一个主攻也是好几个人轮着来。保证队伍的运转得先正常。
看联赛就想到国家队,我们的问题就是没新人!所以下任国家队教练可不能躺平了,要培养新人。老将即使好用,也取不到好成绩了,还不如把机会给新人。郎平时期的就留袁李带带队伍,其他一概不要了,给新人机会吧。
另外,在保障运转环节不卡壳的情况,我们的转轮能力跟国内顶尖或者国际顶尖不分伯仲的情况下,那么就看谁的特点突出啦。朱婷、李盈莹才是保证技战术特色的核心环节,包括围绕着她们怎么安排主打和牵扯的战术安排。所以蔡斌这种搞个防守和调整传球半拉调子的二传去主打,女排大概率是走不远的。
这也反应了教练训练水平上的差别。郎导训练的这棒球员,打个国内比赛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也显示了国内教练跟郎导在训练水平上的差别。拍个夺冠就受不了了,怪谁呢?
再就是人和啦,不是拉帮结派就可以搞出个集体项目的高水平来了。有些教练往那一站球员就满心欢喜的想去追随。有些教练往那一站,球员就觉得没前途没希望。给人的内驱力量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所以,我们的管理部门如果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中国女排还会在低谷中徘徊很久。而我们主要对手的管理及教练水平却在不断的往上走。未来的我们可以走成意大利,也可能步古巴女排的后尘。排管的责任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