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学生正在根据插图自主学习。 学校供图
教师将插图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学校供图
小学数学教科书上有很多插图。插图是一种直观、形象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图像,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山东省诸城市东鲁学校深入研究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总结积累经验,为数学教学增效赋能。
1
用插图唤醒已有认知
为了促进插图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学校购置丰富多样、高质量且与教材紧密配套的数学插图资料,建立包含各类数学主题的图片、图表、漫画等插图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调用,同时定期组织召开有关插图教学的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运用插图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还鼓励数学教师借鉴其他学科在插图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拓展插图教学的思路。
为了提升教师运用插图教学的能力,数学教研组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插图教学主题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经验和案例,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二是集体备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挑选和设计合适的插图;三是插图教学课题研究,深入探索插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化策略,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
教师是否具有插图教学意识非常重要。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插图有机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教“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时,教师展示一幅房间的平面图,先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周长概念,即围绕房间边缘走一圈的长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房间地面的大小,思考如何测量和计算,从而引入面积的概念。通过对比插图中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表现形式,学生就能清晰地区分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解读插图,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插图表达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比如,一名学生在解决“相遇问题”时,画出两辆汽车相向行驶的插图,并标注速度和时间等信息,通过绘出的插图顺利找到了解题思路。
2
以插图拓展知识经验
插图在拓展学生数学知识经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与教材配套的插图拓展读物,内容涵盖数学历史、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等内容。例如,编写关于古代数学谜题的插图故事书,或者介绍数学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插图手册,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广泛用途。
学校还开展数学插图展览活动,在学校的走廊、图书馆等公共区域展示优秀的数学插图作品,包括数学科普插画、数学概念的创意图示等,附上文字说明,解释插图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及拓展内容。学生在不经意间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研组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在插图资源和拓展方向上发挥着引领与推荐的作用。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加减法”教学,推荐使用生活场景插图拓展购物计算、物品分配等实际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几何图形”教学,则推荐引入建筑设计、机械制图中的相关插图,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图形应用能力。例如,在“比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世界著名建筑的缩放图纸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简单的建筑缩放图,从而深刻体会比例的应用。
运用插图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经验十分重要。如在讲解“百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展示商场促销活动中的折扣插图,让学生计算不同折扣下商品的实际价格,进而拓展到百分数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利率、增长率等;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拓展教学(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性的插图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知识自主创作插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学习“行程问题”后,让学生绘制两车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等不同情况下的行程示意图,并标注速度、时间、路程等关键信息。通过创作插图,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借插图渗透数学文化
学校在校园环境布置中融入数学文化插图,在教学楼的走廊、教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展示数学史、数学名人故事、数学名题等内容的插图,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学校还组织开展数学文化插图展览活动,定期举办以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插图展览,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收集和创作相关插图。比如,在一次“数学与艺术”的插图展览中,展示了黄金分割在绘画、雕塑中的应用插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学价值。
教研组共同筛选适合不同年级教学内容的数学文化插图资源,同时开展有效利用插图渗透数学文化的教研讨论,教师们分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如在教“圆周率”时,教研组选择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插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讲解“几何图形”时,教师展示了画家埃舍尔充满数学原理的错视画作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几何变换和对称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艺术的奇妙交融。在教“方程”时,教师引入古代数学著作中用文字表述的方程问题插图,如《九章算术》中的问题,并与现代方程的表示方法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数学表达的不断进化和简洁之美。在讲“数的发展”时,教师展示了从古代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的数字系统的插图演变过程,学生们通过观察插图,了解到数的概念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教师还引导学生根据数学文化插图进行故事创作或数学小论文撰写。比如,教师展示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勾股定理的插图,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创作一个数学家探索勾股定理的小故事,或者写一篇关于勾股定理历史发展的小论文。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诸城市东鲁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31日 第06版
作者:王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