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筑就像“定时炸弹”,隐患常存,不能任其倒数到最后一秒;近日,淞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拆弹”的紧迫感,连续拆除了两处安全问题突出的新建违法建筑,将隐患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3月中旬,有投诉人反映逸仙路某场地内正在搭建违法建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接诉后,执法队综合整治分队迅疾赶赴现场,现场勘查发现,该场地内有一幢房龄较长的框架式厂房,违法建筑建在厂房房顶平台上,分割成数十间,现场正处于建造隔墙的状态。经询问现场当事人,称违法建筑建成后准备作为规模性公寓房出租使用。在一幢年久失修的框架式厂房上再次加层,安全问题可想而知,执法人员当即责令立即停止施工并自行拆除。
令人气愤的是违建当事人一方面表示立即整改,一方面又虚以委蛇、指使工人连夜施工,翌日队员赴现场复查,发现违法建筑体量增加了一倍,已达1000平方米。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执法人员组织强拆力量,对违法建筑进行了彻底拆除。违法建筑质量有多差?据现场队员回忆,有的墙体只是稍微敲几下就倒了,有的墙体甚至用脚一踹就塌了,这样的违建用于出租经营,将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想想真是令人不寒而栗,所幸违法建筑被及时拆除了。
无独有偶,为了赚些“黑心钱”,“胆大妄为”的当事人又出现了。在军工路巡查时,执法人员发现某处场地新建了700平方米的钢结构大棚,大棚内堆满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违建当事人竟然将一根水泥电线杆也包围在了钢结构大棚内,如果遇到电力抢修设施维护,不知道当事人有没有想过,这该如何实施?
同样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执法队以擅自堆放处置工程渣土为案由,对违建当事人做出了行政处罚,对违法建筑进行了强制拆除。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拆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拆弹”,唯有时时放心不下,才能守护好宁静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