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回升,很多人都会感到精力不够,做起事来也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关于这种现象,也被我们非常贴切的形容为了“春困”。那么,所谓春困,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对此,中医认为,极有可能是冬天没有将阳气养藏好所致。在冬季,阳气闭藏,倘若阳气储藏得好,那么下焦自然就会充实,到了春季,阳气的生发就会更加有力,人也会更加健康,反之,若是冬季阳气没有得到养藏,并导致精气外泄,那么春季就很容易使人犯困。
不过,春困虽然较为普遍,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有明显的感觉,一般来说,容易春困的人,大多都是脏腑有异常,或是体内存在某些其他病症,比如以下这四种情况,大家就需要引起注意。
1.肝脏不好
肝脏具有疏泄气机的作用,倘若肝气虚弱不足,就很容易引发春困,这主要是因为肝脏正好对应春季,而肝气虚弱,就会难以正常升发;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肝气本身并不虚弱,但却存在肝气郁结的表现,疏泄不畅时,肝气就会郁滞在身体的某些脏腑,自然也就难以升发。
2.脾胃不好
在中医学里,脾胃的职能并不仅仅是消化食物这样简单,它还能够升清降浊,倘若脾不好,浊阴难以下降,那么身体里的清气就会升不起来,浊阴在头面推挤,阻闭清窍,在此情况下,整个人就会感觉很沉重,并且容易犯困。而且,春季时,脾胃本身就相对比较虚弱,由于肝木克脾土,加上吃完饭后,气血都主要集中在脾胃里,头面的气血自然就会相对不足,并容易使人感到困倦。
3.体内存在病邪
正常情况下,人体经络是通畅的,春天时,身体需要血液,只有确保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转,身体健康才会得到保障,人体状态才会正常,可如果经脉处处瘀阻,有瘀血存在,就会导致血脉不畅,而营养也无法正常供应至大脑,如此,就会加重春困的情况,当然,痰湿患者也同样如此,对于体型肥胖的痰湿人群来说,本身就很容易困倦,倘若到了春季,痰湿没有顺利从体内祛除,那么困倦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4.体内血虚
除了瘀血阻滞外,血液不足,同样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常见原因,冬春季节转变,气血从藏转为发,对于体内阳气本就充足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感觉,但如果自身气血不足,身体里的气血跟不上外界阳气的升发,那么春困的表现就会格外明显。
那么,对于这一现象,我们究竟该如何改善呢?
“对症下药”自然是关键。如果是脾胃不好,导致痰湿盛行,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祛湿化痰、健脾和胃,平时不妨喝点荷叶茶,或许会有很好的效果;当然,痰湿较重的患者,也同样可以使用医家药方加以调理,比如鼎鼎有名的温胆汤,这个方剂不用服用,用来泡脚就会有很不错的效果;而对于血虚和瘀血的患者来说,就要以补血养血为主了,这个时候,可以试试玉灵膏,或能让血液运行畅通,气血充足。
不过,除了这些外,调理春困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是睡觉,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往往也能改善这一症状,同时,平日里还要适当进行锻炼,以此来增强脑部供氧能力,并缓解春困,比如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散步等有氧运动,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