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网消息:在米兰的街头,总有那么一束花,在玻璃橱窗后静静盛开,像是为这座快节奏的城市,留下一丝温柔。但你知道吗?这份静好,正在慢慢消失。
根据米兰花店协会的最新数据,这座城市现存的约250家花店中,从业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55岁。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加入,到了2035年,可能只剩下不到10家花店还在营业。
“这是一个令人警惕的数字。”协会主席Roberto Rossi忧心地表示,“花艺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承载着情感、手艺和文化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凋零。”
这些从事花艺的人,不只是卖花。他们是城市的色彩设计师,也是情感传递者——他们为婚礼布置浪漫的花墙,为葬礼送上最后的告别,为家庭和工作空间带来一抹生机。可如今,这份职业却正慢慢走向“绝版”。
最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花店老板的孩子并不愿接手家里的店,年轻人也对这个行业兴趣缺缺,宁可去办公室坐班,也不愿在鲜花与泥土之间挥洒创意与时间。
而这,不只是意大利年轻人的选择。在意大利生活的华人群体中也有着类似现象。
走在米兰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许多华人开设的酒吧、餐馆、小吃店,他们在异国他乡辛勤打拼,撑起一份份属于自己的生意。然而你是否发现,几乎没有人会选择去开一家花店?
明明是这样一个与“美”“仪式感”“文化表达”紧密相连的行业,却仿佛从来不在我们的职业规划里出现。为什么?
是因为花艺太浪漫,不够“赚钱”?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它其实也是一门可以开创品牌、打造个人风格的生意?
协会指出,21世纪的花艺师,早已不再只是摆弄花束的人,而是全面的绿色美学顾问(floreal manager),服务范围可以延伸到企业场所布置、婚礼庆典、居家软装、乃至线上内容创作。这是一个兼具手艺、艺术和商业潜力的行业,只是被太多人误解了。
“年轻人,请不要让花香只存在于回忆里。”协会总干事Paolo Uniti向所有人发出呼吁,“重新发现这个职业的价值,也许你会在泥土与花瓣之间,找到不一样的未来。”
也许你没留意,那些开在街角、日复一日为城市增添色彩的花店,是米兰最温柔的存在。
如今,它们正在老去。
如果有一天,你想为母亲送上一束康乃馨、为恋人精心挑选一束玫瑰、为自己布置一个有香气的清晨,却发现这座城市只剩下连锁超市里冷冰冰的塑封花束,那时你是否会想起,这份浪漫,其实也值得被守护?
在这个时代,有人选择烹饪,有人选择调酒,也许,是时候有人选择,让花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盛开。(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