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芍药妖无格,唯有牡丹真国色。”

前几天赏完了洛阳市王城公园的牡丹,2018年4月7日上午8点,我外甥开车带我们到洛阳市国家牡丹园赏牡丹。



国家牡丹园,位于洛阳市老城区310国道与华山路交叉口东 ,这里是中国牡丹栽培繁衍的原生地——邙山,又称“牡丹故土”。它创建于1978年,作为国有苗圃长期从事牡丹品种收集和繁育工作,1992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牡丹基因库,2003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这是我国唯一的以国家名义命名的花卉专类园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整个园子占地面积广阔,观赏面积达0.34平方千米。一踏入园区,仿佛进入了一个牡丹的王国,处处弥漫着牡丹的芬芳。



漫步在国家牡丹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牡丹的艺术殿堂,这里收集了9大野生牡丹种群和世界8大园艺品种群共1362个牡丹品种 ,涵盖了中国全部牡丹品种群和世界主要牡丹品种基因,令人目不暇接。不同品种的牡丹争奇斗艳,各展风姿,它们或娇艳欲滴,或雍容华贵,或清新淡雅,每一朵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姚黄,这可是牡丹中的珍品,有“花王”之称。它的花朵硕大,色泽金黄,花瓣层层叠叠,如丝般细腻柔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是用黄金雕琢而成。花蕊呈深黄色,点缀其中,更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娇艳。微风拂过,姚黄轻轻摇曳,宛如一位身着金袍的仙子,翩翩起舞,高贵典雅,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我们在这儿拍照留念。



再往前走,便是魏紫。魏紫的花朵呈紫红色,花瓣紧凑而丰满,花朵盛开时,如同一个华丽的绣球,雍容华贵,尽显王者风范。它的香气浓郁,芬芳扑鼻,站在花丛边,那馥郁的花香萦绕在鼻尖,让人沉醉其中,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一缕花香驱散。魏紫的花型端庄大气,花瓣的质感厚重,给人一种沉稳而又不失优雅的感觉,不愧是牡丹中的“皇后”,我们在这儿拍照留念。



豆绿则是另一番独特的景象。它的花色清新淡雅,呈浅绿色,在众多色彩艳丽的牡丹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豆绿的花朵犹如碧玉雕琢而成,晶莹剔透,花瓣微微卷曲,更增添了几分俏皮与可爱。它的花蕊呈浅黄色,与浅绿色的花瓣相互映衬,显得清新自然,仿佛是春天里的一抹清新的微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除了这些名贵品种,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牡丹,它们也各自绽放着美丽。有的花瓣洁白如雪,如同冬日里的雪花,纯净而又美丽;有的花瓣呈粉色,如少女的脸颊,娇羞而又迷人;有的花瓣上有着独特的斑纹,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充满了艺术气息。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们在这儿拍了好多照片留念。(放照片7、8合影) 国家牡丹园作为国家级的牡丹基因库,它的品种更加丰富和珍稀,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牡丹品种,让人能够一次性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花色的牡丹。



在国家牡丹园里,除了牡丹,还有许多配套的景观和设施。园内建有古色古香的亭榭楼阁,绿荫长廊,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别有一番韵味。人工瀑布、小溪潺潺流淌,为整个园区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流水与牡丹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牡丹文化石刻长廊,展示了牡丹的起源、兴衰、发展的历史,让人在欣赏牡丹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丰富的牡丹文化知识。





我们祖孙三代一行人在牡丹园里遨游,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喝水,吃水果点心,边欣赏着这花的世界。(放照片12)

这次游洛阳市国家牡丹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娇艳的牡丹,仿佛是春天里最璀璨的明星,它们用自己的美丽和芬芳,装点了这个世界。



国家牡丹园,不仅是一个欣赏牡丹的好去处,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牡丹文化的重要场所。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让我对牡丹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领略到了那国色天香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卢秀莲,女,网名映日荷花,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职称,语文教师,市作家协会、赣榆区作家协会会员。现有百余篇文章在《中国乡村》、《连云港日报》、《赣榆文艺》报刊杂志及孔雀文化、文化佳园、今日头条、华文原创、苏北文学等微刊上发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