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赖清德上台以后,就在台湾省内大搞“台独政策”。

在政治政策上,赖清德阻碍两岸的正常交流来往,拒绝解除台湾人民到大陆旅游的“禁团令”,干扰两岸的正常文化科技交流。



军事上,赖清德自恃有着美日等反华势力的支持,妄图“以武谋独”,将整个台湾省的民众都绑上了自己的“台独战车”。

声称要培训支援军事行动的40万民众,成立所谓的“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在解放军登陆之时准备打巷战,就算将整个台湾变成废墟,也要打下去。



这一系列反动措施让台湾省在和平统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许多人开始支持武统,并且立即发动这场没打完的解放战争。

然而早在77年前的辽沈战役中,其实在战略层面上有着和今天台湾问题相同的一幕,当时毛主席在战场出了一个奇招,也是眼下台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详情?

一 战略分歧

在77年前辽沈战役准备阶段,毛主席和四野司令林彪之间有一场关于战役重心上的分歧,争论长达七个月时间。



当时在东北战场上,我军已经占据显著优势,除了长春、沈阳和锦州这三大核心城市被敌人重兵驻守。

外围的广大农村根据地悉数被我方掌握,东北的国民党守军总兵力在55万人,而东北野战军经过几年的发育时间,兵力已经高达百万,很明显的“优势在我”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层决定对东北敌军发动一场战略进攻,一战定乾坤。

按照地图上的位置,长春最北,锦州最南,沈阳夹在中间三大城市从北到南呈现出一条曲线阵型。



毛主席作为一个兵法大家,早在辽沈战役开始之前,就对东北的敌情有着敏锐判断。

在东北野战军攻克辽阳等地以后就向林彪、罗荣桓等人发去电报,提出要将敌军悉数封锁在东北区域。

随后各个歼灭,既然是封锁,那就是要最先占领锦州,才能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



可这一点却遭到了林彪的反对,此时东野主力部队在北方,如果先打锦州,就意味着主力部队首先南下,等到锦州外围的时候,我军后方还有着长春和沈阳两地的强敌。

如果锦州顺利打下,那一切好说,可要是打成僵持,敌人顺势出城,联合锦州敌人发动前后夹击,我军就会陷入险地。



因此在对辽沈战役的战略规划上,林彪提出先打长春,以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解放东北全境。

1948年4月中旬,林彪向中央军委发去电报,在里面详细分析了先打长春的好处,并且计划能在十天之内解决战斗。



毛主席见林彪主意这么坚定,就在4月22日回电东野,同意了林彪的战略构想,但心中是有不满的。

因为从北往南打,很容易将歼灭战打成驱逐战,敌人有着锦州这个战略后方做依靠,必然会在长春的战斗中殊死抵抗。



即便最后城守不住,也会南下与沈阳、锦州等地国民党军队汇合,毛主席所想的从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如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达成战役目的。

二 历史的相似之处

战场情况与毛主席所预料的一般无二,长春的守敌自持后方无事,在东野两个纵队共计13个师的围攻中殊死抵抗。



一直到5月下旬,林彪构想的十天解放长春计划破产,从攻城战打成了围城战,企图困死敌人。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长春守敌依然没有放弃抵抗,林彪只能和罗荣桓、刘亚楼等人商讨对长春继续围困,部队主力则南下进攻锦州。



实际上在长春从攻城变成围城的时候,林彪就已经意识到毛主席提出的先打锦州计划是正确的,可战争在顺着自己的惯性演变。

等到了9月10日,林彪才带领东野南下作战,锦州一战打得惊天动地,也正是这一战,促成了辽沈战役最为关键的一步。



锦州被解放,沈阳和长春的敌人没有了退路,在连番围困中丧失斗志,战争期间起义部队有很多,加快了解放东北的进程。

而这场战役中毛主席先打后方的决策,其实在今天的台湾问题中也可以得到借鉴,并且能够直接改写台海局势。



赖清德为什么会这么有恃无恐的大搞“台独政策”,这其实与当时的辽沈战役有着很相似的地方。

台湾省就像是当时的长春,长春的国民党守军有着锦州和沈阳的敌人做依靠,所以敢去玩命,即便打败了也有退路。



今天的台湾省“台独”分子这么猖狂,也是一样的道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往上就是美军冲绳军事基地,再往北就是日本本土,更是驻扎着大量的美军部队。

在赖清德等“台独”分子的幻想之中,只要解放军会发动攻台作战,距离仅台湾岛六百公里的冲绳美军基地,就能在瞬息之间调动军队帮助自己作战。



即便台湾省内的反动军队战斗力再弱,这点时间还是能够争取到的,一旦美军到达,这场战争的走向就是不可预料的。

同样的,按照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做法,我们就能找到反制敌人的方法,只要在发起统一战争之前,首先对着冲绳等岛屿展开一系列围困或作战计划。



台湾省内的“台独”分子没有后援,必然是心态爆炸,可能会如同当年长春城内的守军一样,发起起义,这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战争损失。

三 琉球群岛的重要性

实际上美国政府对台湾省的定位也是有着一个历史上的转变过程,最开始蒋介石败退到台湾的时候,美军还妄想着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



只是抗美援朝那一仗,让美军丢掉了这个幻想,即便后来蒋介石叫的再厉害,美军都已经明白,拿台湾省当个“反华堡垒”可以,去进攻大陆纯属找死。

在此往后,美军对赖清德等一众“台独”分子的扶持上,也是以台军能够实现防御作战为目的,帮助他们训练军队,修建工事都是这一战略的延伸。



在美军的军演过程中,其中的很大一个战略构想,也是台军在解放军发起攻势的时候,能够抵挡一段时间,坚持到美日等国军队入场。

只要解放军在攻台之前,首先解决第一岛链中的冲绳岛屿等问题,这一战术可以说是不攻自破,最终美军撤出西太平洋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在国际法律上,冲绳的主权也不是日本所占有的,根据二战末期《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日本的领土仅限于日本四岛,即北海道岛、本州岛和四国岛、九州岛

最开始,包括冲绳在内的琉球群岛是要被归还给中国的,只是蒋介石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没要,拱手让给了别人。



才有了后来美国在冷战期间对抗中苏,将冲绳的施政权交给了日本,造就了今天第一岛链这个格局。

按照这段历史往事,琉球是不属于日本的,中国也可以师出有名。



因此上冲绳等岛屿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统一战争中可见一斑,只要能占领这个军事要地,美军第一岛链不攻自破。

到时只要对台湾省进行围困,就可能达到辽沈战役中和长春解放一样的战争结果,不战而屈人之兵。

参考资料:

1、琉球群岛- 百科



2、北京日报:《毛泽东为此事连发15封电报,与林彪争论7个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