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龙舒大地上,一份匿名捐赠的善意正悄然改变着 20 名乡村少年的命运。近日,舒城籍企业家、山东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总以个人名义设立的 “瑞蕊助学金” 在舒城县多所农村初中陆续发放。这份无需掌声、不求回报的温暖,如春日细雨般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匿名汇款藏深意 “希望之光” 润无声


在教育局的账户记录中,一笔标注 “瑞蕊助学金” 的汇款单备注栏里,有一行小字:“愿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灯”。这位化名 “瑞蕊”的捐赠者每年捐资 3 万元,为 20 名品学兼优的农村学子每人提供 1500 元资助。没有颁奖仪式,没有媒体镜头,受助家庭只在银行卡到账短信中读到这份匿名的关怀。

“我们甚至没能当面向捐赠人道一声谢。” 县教育局资助中心负责人感慨道。这位舒城籍企业家坚持隐去真实姓名,只留下 “瑞蕊” 二字,寄托了对受助的孩子们“逢时绽放” 的美好期许。


精准帮扶显温情 三级筛选护尊严

为确保善款惠及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县资助中心建立三级遴选机制:先由各校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家庭等 13 类困难学生,再重点筛选遭遇重大变故的特殊家庭 —— 或家人罹患重疾,或经历至亲离世,或遭遇单亲遗弃。最终入选者皆为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典范:舒茶中心校的小涵(化名)在父亲癌症去世后,母亲又患重疾,他边照顾病母边保持年级前三;干汊河中学的小旭(化名),平时和爷爷相依为命,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这些孩子本就享有国家资助,但额外帮扶能让他们少为生计发愁,多买几本习题集。” 百神庙中心校的丁老师红着眼眶说。受助女生小萱(化名)得知汇款到账后,让爷爷把银行短信截图设成手机壁纸:“她说要记住这束光。”

精十年树木百年人 静待花开满园春


不同于短期公益项目的昙花一现,“瑞蕊助学金” 建立了长效机制。胡天宇(化名)约定:每年春学期定时发放,视情况逐步扩大资助范围。

“真正的善良不需要舞台。” 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翻动着没有公章、没有签名的捐赠档案,纸张边缘已微微卷起。或许正如受助学生在匿名感谢信中所写:“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会成为像您这样的人 ——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播撒希望的种子。”

这个春天,“瑞蕊” 的故事仍在续写。当受助学子在未来某天接过爱心接力棒时,他们终会懂得:最动人的慈善,从不是镁光灯下的慷慨陈词,而是暗夜里悄然绽放的善意之花。(王志保)

来源:舒城县教育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