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外已经没有正经工作了,当众多设计院走向衰败,遍地的范进又无法中举,这一代人又该何去何从?
1、深圳某设计院全员零绩效
前阵子深圳某院上四休三,全员取消绩效奖金的事情在设计圈刷屏了;
类似的事情每隔几天都要上演一次,说实话人早就麻木了。
虽然新闻里公布的失业率很低,但2025年身边失业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建筑同行;
而年轻的失业大军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考公考编,曾经有多看不上体制内,如今就有多后悔。
身边一个朋友,干施工的,前阵子他所在的项目结束了,他被辞退了;
被裁后也在家人的劝说下开始备考公务员和事业编,报了很多培训班,每天不是在刷题就是在上课,参加了一次省考和事业编考试;
考完以后我问他考得怎么样,他说:考完了,一塌糊涂,安心找工作了!
不夸张地讲,这两年考公上岸的几率丝毫不亚于上清华北大,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是人口大省竞争更加惨烈,河南某市前几天招六十几个人,报名的人数高达十几万;
考公上岸的概率已经是万里挑一了,如果你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最好连尝试都不要去尝试,因为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
2、体制外真的没有正经工作了吗?
薪资正常,不加班、双休的工作确实凤毛麟角,但若是免费或付费上班还是能找到工作的;
从2022年开始,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1000万以上,2025年预计毕业1222万;
每年毕业千万大学生恐怕还要持续20年,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将会是旷日持久的问题,而不是昙花一现。
所以,很多人开始鼓吹脱下长衫,去做体力活,有些人更是直言,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只想找钱多事少离家近、坐办公室吹空调的工作;
基层一线车间大把机会,男的去做焊工,女的去搞家政服务,供不应求。
于是,大学生吃不了苦,矫情等说辞甚嚣尘上,大学生也变成了贬义词;
然而高学历人群真的放下学历去抢保安、摊贩、食堂阿姨的工作时,这些人又慌了,又转过头来骂他们:浪费教育资源。
最近,冲上热搜的有两个人,复旦大学研究生费某退学摆摊卖起了土豆泥,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做起了食堂阿姨;
一时之间,网友炸锅了,985名校硕士摆摊做食堂阿姨,究竟是学历浪费还是勇敢追梦,吵得不可开交;
不管是哪种情况,我想说的是,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吧,走到这一步不管是心之所向还是走投无路都是痛;
教育的导向早已经偏离航道太久太远,过分苛责个体所带来的效果不过是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