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夕阳下,老村长摇着蒲扇,微风吹起他额前的白发。
「人啊,不是只有肉身,还有看不见的灵魂,孩子们胆小,魂儿容易被吓跑了。」
他慢悠悠地对我说。
我笑了笑,心想这些老一辈的迷信,现在谁还信呢?然而,生活总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01
在我们乡下,老人们常说人有三魂七魄。
三魂,一为天魂主智慧,二为地魂掌身体,三为命魂系性命。
七魄则分别为天冲、灵慧、为气、为力、中枢、为精、为英,各司其职。
魂魄如同人体的一部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当人受到巨大惊吓,特别是胆子小的孩子,这些魂魄就可能从体内跑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人就会“丢魂”。
孩子丢魂后,表现各异却有共性。
有的突然变得精神恍惚,眼神飘忽不定;有的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更多的是无缘无故地嚎啕大哭,怎么哄都止不住,仿佛遭受着巨大的痛苦。
严重的会突然高烧不退,带去医院却检查不出任何病因。
丢魂不是小事,老人们说,时间久了,人会变痴变傻,甚至有性命之忧。
各地收魂的方法略有不同。
有的用红布包裹米粒和茶叶,在傍晚时分,站在院子里四个方向轻唤孩子的乳名:「小宝,回家了,天黑了,别玩了...」;
有的则用三根粗针插在一碗清水中,放在孩子枕边过夜,次日清晨,若针上布满锈迹,就说明魂儿已经回来了;
还有的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帮忙,通过念经画符来呼唤游魂归位。
02
我侄子小满快两岁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那是去年初夏,他哥哥志远跟嫂子柳月平时在县城开了家小店,生意忙,小满平时就交给奶奶照顾。
可就在那个周末,小满突然开始整夜整夜地哭,小脸哭得通红,眼睛都肿了,无论谁来哄,唱歌也好,讲故事也罢,甚至是他最爱的小汽车玩具,都不管用。
柳月心疼坏了,第一反应就是带他去县医院。医生检查了半天,说孩子没什么问题,可能是消化不良,开了点消食的药,打了点滴。
可回家后小满依然哭闹不止,吃药也不管用。接下来的半个月,每到夜幕降临,小满就开始哭,一哭就是几个小时,把全家人折腾得筋疲力尽。
「你看我都成什么样了。」柳月指着镜子里的自己,眼下两块乌青,眼睛布满血丝,整个人瘦了一圈。
志远因为店里走不开,只能周末回来帮忙一下,家里的重担都压在她肩上。
「医生说找不出病因,可孩子哭得那么痛苦,我看着实在心疼,可又无能为力。」
那天我去县城办事,顺道去看望他们。一进门就听见小满的哭声,看见柳月抱着孩子,一脸疲惫地在屋里来回走动。
我接过孩子,小满的身子滚烫,却没有出汗,眼神涣散,好像在看着远方某个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你们有没有想过,小满可能是受惊了?」我试探着问。柳月一愣,「受惊?那不是老人们说的丢魂吗?这...这科学吗?」
我告诉她,我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经历,半夜惊醒大哭,医院看不出病因,最后是村里的张婆婆给我「收了魂」才好的。
「现在科学是发达了,但有些事情,现代医学也解释不清楚。既然医院没办法,不如试试老办法?」
柳月犹豫了一下,看着小满痛苦的样子,终于点了点头:「试试吧,孩子这样下去,我真的很担心。」
次日清晨,我开车带着柳月和小满回到了老家。
村东头住着李婆婆,今年八十有余,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收魂」能手。她家的小院种满了各色药草,墙角晒着一捆捆干燥的艾草和菖蒲。
李婆婆先是摸了摸小满的额头,又仔细看了看他的眼睛和手心,然后问道:「这孩子是不是在半个月前去过水边或者高处?」
柳月一惊,睁大了眼睛:「您怎么知道?我们上个月带他去了县城旁边的虎山公园,那里有个瀑布,小满特别害怕那水声,哭着不肯靠近。」
「那就对了,孩子的水魂被那瀑布吓住了,留在了那里。水声太大,把他的魂魄震住了,回不来了。」
李婆婆说着,从屋里拿出一块红布,包了一把米和几片茶叶,又取出三支粗针,插在一碗清水里。
「今天是初五,是个收魂的好日子。」
李婆婆让柳月抱着小满坐在院子中央,自己点燃一柱香,围着他们转圈,口中念念有词:
「小满啊,回来吧,爸爸妈妈在家等你呢,外面天黑了,回家吧...」
随后,她用红布包的米茶轻轻在小满头顶上方画圈,又拿出一张黄纸,写了几个我看不懂的符号,点燃后洒在那碗插着针的水里。
「让孩子喝一口这水,剩下的放在他床头过夜。」
柳月将信将疑,小心翼翼地让小满喝了一小口。
奇怪的是,平时哭闹不止的小满,这会儿却出奇地安静,乖乖地喝了水,甚至对李婆婆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03
回家的路上,小满居然在车里安然入睡,这在过去半个月里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柳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心翼翼地看着熟睡的孩子,生怕惊醒他。
「可能是太累了吧?」她半信半疑地说。
当晚,我留在了他们家,想看看情况。令人惊讶的是,小满整夜安睡,再也没有哭闹。
第二天早上,当我们去查看那碗水时,三根针已经布满了锈迹,碗底还有一层细细的黄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