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顺丰同城(09699.HK)公布2024年度全年业绩,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7.1%,至约157.46亿元,毛利同比增加34.8%至约10.72亿元。全年净利润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
值得一提的是,与业务结构类似的即时配送上市公司达达、闪送相比,顺丰同城在2023年首次扭亏为盈后再次实现全年盈利;而达达在2024年净利润未实现转正;闪送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增长82%。一直以来,即时配送市场挤满了美团、达达、闪送、饿了么、货拉拉等强劲对手。今年开年以来,战况再次升级,美团、京东围绕即时零售和外卖市场互探腹地,市场也更关心即时配送行业的竞争走向。
对于外界关注的骑手社保问题,顺丰同城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上向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透露,顺丰同城自2016年孵化以来就一直在为全职骑手交社保,不过取决于全职和众包在职业灵活性上的不同,公司更愿意尊重骑手自己的意愿。
顺丰同城对AI(人工智能)和无人配送等技术重视程度极高,据记者粗略统计,顺丰同城管理层在电话会上共提及涉及AI和技术等关键词接近30次。
顺丰同城管理层表示,未来会在AI大模型和无人配送技术上持续加大投入,最终实现顺丰同城在物流行业的成本效率和体验的精准匹配,获得最佳平衡。“我们核心目标是把AI以及无人化技术和应用始终保持在行业最前沿,同时应用水平也要保持在行业最先进水平。”顺丰同城管理层表示。
承接顺丰集团“最后一公里” 派送业务收入翻倍
财报数据显示,顺丰同城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7.1%,至约157.46亿元,毛利同比增加34.8%至约10.72亿元;毛利率连续七年上升至6.8%。全年净利润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
从顺丰同城近年释出的业绩可见,其营收以及盈利能力均能持续优化:收入由2021年的81.74亿元,几乎翻倍至2024年的157.46亿元,盈利自2023年中期录得转正表现后,接续每个财报均实现倍数式快速增长。
图片来源:顺丰同城财报
从业务结构来看,顺丰同城的主要业务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同城配送服务,其中分为对B端商家和对C端消费者两部分;另一个是协助快递公司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其中同城配送服务2024年收入为91.21亿元,同比增长23.5%;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收入为66.25亿元,同比增长32.5%。
在同城配送服务中,顺丰同城主要收入大头来自于对商家的B端业务,占比超过73%。财报披露,顺丰同城2024年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收入66.883亿元,同比增长28.1%。报告期内,平台上的年活跃商家规模达到了65万,同比增长39%。其中,KA客户(Key Account 关键客户)增长势头强劲。据顺丰同城披露,其已在2024年与山姆会员商店、肯悦咖啡、阿嬷手作等多个不同行业的品牌商家达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即时配送业务之外,以顺丰集团为主的快递公司最后一公里快递配送订单也为顺丰同城带来更多业务增量空间。根据财报,顺丰同城2024年在“最后一公里“的全年日均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突破150万单。同时,重点发展电商退货物流业务,退货回仓单量翻倍提升。
顺丰同城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解释,经过这两年的发展,顺丰同城与顺丰快递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性价比和服务稳定性磨合度越来越高,顺丰快递遇到网点员工要替班、休假的时候,会将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配送任务发给顺丰同城,派送给众包骑手完成配送。
“我们给顺丰的报价更有竞争力,集团(指顺丰集团)算过这个成本之后,愿意放更多的业务给我们,所以也带来了这方面业务比较明显的增长。”顺丰同城管理层表示。
对于净利润的提高,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解释,顺丰同城这两年的整体规模持续上升,因此票均单价成本有节约的空间,此外,公司整体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也得到一些优化,择优而作。
顺丰同城表示,未来还将尝试在下沉市县开展各类新场景业务,如在下沉市县高校试点校园配送,与第三方本地生活平台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便利的配送服务,并有效整合零散的本地零售及物流资源。
将在无人配送和AI大模型上持续加大投入
记者在财报中发现,顺丰同城2024年劳务外包成本145.65亿元,较2023年114.97亿元增长30.68亿元,同比增长26.69%,其公司雇员福利开支6.62亿元,相比2023年增加1.5亿元。
图片来源:顺丰同城官方公众号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顺丰同城平台的年活跃骑手进一步扩大至约100万名。据披露,去年平台上中高收入水平骑手数同比增加29%,月均收入突破万元的骑手数更是同比增加40%。
今年以来,骑手社保问题引发外界关注,京东和美团两大平台同步调宣布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消息一出引发热议——京东宣布从3月1日起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也表示,今年二季度开始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当被问及骑手社保问题时,顺丰同城管理层表示,顺丰同城自2016年孵化以来就一直在为全职骑手交社保,因此未来社保支出不会给公司成本带来更大的影响。
“稳定的运力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更稀缺的资源,我们更希望骑手能够稳定在平台工作,不过全职骑手对工作时长、工作地点、每个月要上多少班有更多限制,灵活度和众包有很大不同,主要在于骑手的个人选择。”管理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顺丰同城与抖音、阿里、微信、美团外卖等平台均有合作,为其提供即时配送、小时达、半日达等服务,顺丰同城也一直被外界解读为顺丰逐步扩展商流的排头兵。
这两年来,即时零售、近场电商等赛道增速明显,顺丰系、美团、京东系三大巨头齐聚于此,也进一步增加了赛道的竞争激烈程度。
今年2月,顺丰同城和闪送先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这也意味着即时配送领域正在迎来大模型技术的颠覆。而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技术也成为顺丰同城在行业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同时降低配送成本的主要发力方向。
“技术是我们的业务核心,也是效率提升和成本改善的关键。”顺丰同城管理层在电话会上强调。记者注意到,顺丰同城2024年研发支出6.37亿元,同比增长23.1%。据顺丰同城管理层透露,顺丰同城已基于行业内最先进的AI大模型探索各个管理流程的优化,目前已经实现了10%到20%的效率提升,“相信随着基座大模型的技术持续发展,以及在上层应用方面更细腻度的开发,未来顺丰同城结合AI大模型还会有更好的降本效果。”顺丰同城管理层表示。
AI大模型之外,顺丰同城管理层特别提到,公司另一项更重要的技术布局在于无人车的配送场景。据管理层透露,顺丰同城目前运营一百多台无人车,月均活跃线路达到上千条。“随着无人车在整个城市路权的继续开放以及技术迭代,配送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将持续加大无人车的投入,随着投放规模的持续提升,人车协同比现有的纯人工模式会有更好的成本优势。”顺丰同城管理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