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山六院在保持消化道疾病专科优势前提下,综合专科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撰文丨田栋梁
来源丨医学界智库
3月28日,随着知识城院区正式启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下文简称中山六院)也踏上了一院多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山六院知识城院区坐落于广州活力创新轴北极点——中新广州知识城,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数1000张,为全学科综合院区。
知识城院区与院本部金融城院区统筹规划,一体管理。自2月19日试运行以来,进驻科室逐步完善,服务流程持续优化,整体运行平稳有序,新院区目前的门诊量已达到成熟三甲医院的规模。
在知识城院区启用大会上,中山六院党委书记李汉荣表示,作为知识城唯一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六院将以此为新起点,奋力打造优质医疗新高地,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就医获得感。
中山六院院长吴小剑将知识城院区的启用视为一次二次创业,并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以二次创业心态,全力投入到新院区的发展建设中。未来医院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大专科”特色,提升“强综合”能力,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
据了解,中山六院立足“一院多区”错位布局,最新启用的知识城院区为全学科设置综合院区,重点发展骨科、运动康复等相关学科群,布局妇儿、急危重症和一批内科特色专科,延伸消化体系、泌尿生殖等优势学科。
院区设有智慧病房、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等,配备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智慧医疗服务新生态。专家由院本部统筹调配,跨院区柔性流动,以实现两院区间人才资源共享和同质化医疗服务。
正在建设中的中山六院珠吉院区,规划病床数1000床,总投资约20.85亿元,预计2028年1月建成。院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吉路以西、奥体横路以南,主要服务天河区、广州东部以及邻近地区。
根据中山六院此前发布的消息,珠吉院区将建设成为集智慧型三甲综合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教研转化平台等功能于一体,以妇产生殖为核心,慢性疾病、康复为重点,兼具“平急两用”公共卫生职能全科布局的国内一流智慧型、园林式三级甲等综合院区。
珠吉院区在完整的综合学科群基础上,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儿童重症救护中心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并配套建设5010平方米珠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区域医联体建设,打造区域分级诊疗业务指导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
中山六院前身为1964年6月成立的广州市员村工人门诊部,1969年更名为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7年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建制移交中山大学,命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自移交后,中山六院8年“创三甲”、15年跻身国考“全国百强”。
吴小剑院长2024年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中表示,中山六院所走的,是“强专科、大综合”模式,这会为国内很多医院,特别是新成立的医院的发展,探索出一种创新模式。
中山六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技术水平一流、国内知名、具有显著专科特色的三甲综合医院,其消化道体系疾病诊疗在国内具备广泛知名度,已成为全国消化道疑难疾病诊治中心之一,炎症性肠病年诊疗量全球第一。
目前医院拥有普通外科-胃肠肛门外科、消化内科和生殖医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此外,中山六院还致力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3年2月与信宜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关系(加挂中山六院粤西医院),通过复制及平移六院的管理理念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粤西医院于2024年12月成功晋级“三甲”,并入选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案例,建强“百千万工程”示范点。
2024年3月,吴小剑接任中山六院院长时,对医院未来的发展路径,他已经有着清醒的方向和认识。他称,中山六院将奋力推进专科特色鲜明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国内前列、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院,胃肠疾病国际临床与科研中心建设。
随着新院区的启用,未来中山六院在保持消化道疾病专科优势前提下,综合专科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金融城院区本部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消化系统疾病医疗中心,知识城院区在大综合前提下,重点发展骨创伤、运动医学及相关康复体系,布局盆底疑难疾病多学科综合诊疗平台,建立涵盖妇儿、普外、危急重症等全学科的综合院区;未来的珠吉院区进行全科布局,打造以妇产生殖为核心,慢性疾病为重点,兼具公共卫生职能的综合院区。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