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30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3月21日刊登题为《海底冲突的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文章,作者是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经济学教授彼得·东布罗夫斯基和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布鲁斯·琼斯。全文摘编如下:

海底电缆正在成为焦点。海底电缆对美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利害关系:四家美国公司拥有的海底数据电缆及其传输的数据流量所占份额日益增大。这些公司——包括元宇宙平台公司和谷歌公司——是美国科技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美国繁荣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美国金融业——严重依赖海底电缆。每天,价值逾10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需要通过海底电缆传输。

美国军方也高度依赖这些海底数据流,绝大多数指挥与控制信息通过私有海底电缆传输。

在国际安全专家担心海底冲突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美国有充分理由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保护所谓的“美国实力软肋”。

新兴技术正在为地缘战略竞争带来新的动力,对保护海底生态系统产生不确定的影响。虽然海底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可能会降低电缆铺设与维修保养的难度,但是无人驾驶船只也能提供干扰或窃听海底电缆所需的工具,用于搜集情报。未来几年,采用“科学监测与可靠电信”(SMART)电缆引人关切:传感器生成的数据可能被窃听或滥用,因此信息保障至关重要。这些相互矛盾的可能性将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发展仍不得而知,并且非常危险。

除了光纤电缆之外,灰色地带风险还延伸到海底能源网和海底采矿。海底纵横交错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越来越多,还有将电力从资源丰富的地区输送到高需求地区或驱动海上设施运营的电力电缆。如今,研究人员估计,大约有75万英里长的海底电缆。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个数字在未来十年可能会翻一番。随着开采深海海底稀土材料的努力不断加强,海底的商业和战略利害关系将进一步上升。

解决全球海底基础设施切实存在且日趋严重的薄弱环节问题,早已刻不容缓。可以采取三项措施,通过减少薄弱环节,提高破坏成本,增强威慑力。

首要威慑战略就是提升韧性。迅速修复电缆,并通过更改线路维持服务——这项能力将减轻切断电缆造成的影响,从而限制攻击行为的收益。即使对手干扰电缆是一项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行动的一部分,努力恢复服务也许是有用的。

其次是“侦察威慑”:提高可见度有助于“拒绝否认”。提高侦察能力需要快速采用先进技术、收集数据进行处理的量子传感器、水下机器人系统等。每一种工具都可以用来增强我们所说的侦察威慑。但是,美国及其西方伙伴有更多理由迅速行动:无论哪个国家掌握了新兴的海底技术,都将比竞争对手拥有先发优势。它将收集更多数据,并通过其他国家无法使用的手段,在不被发现和威慑的情况下干扰海底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混合行动能通过隐秘且通常可以否认的反制措施来完成。虽然很少有人希望回到冷战时期海底竞争的高风险紧张局势,但是如果对手违反国际法律和准则,那就有必要继续重振美国潜艇部队和相关海洋学团队以及不断壮大的水下无人系统舰队在技术、作战及组织层面的授权。

还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措施。每一个主要经济体都依赖这些电缆,1400多个连接海底电网和地面电网的陆基站分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具体行动更有可能来自一个自愿的联盟,接受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等实体发挥重要作用。七国集团应该成为焦点。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执政期间,七国集团启动了“清洁网络倡议”,重点是保护海底电缆传输的情报不被泄露。此后,七国集团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推动这个议程;遗憾的是,有限的投资一直令人失望。(编译/郑国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