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30日报道 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3月25日刊登题为《破碎的美国梦》的文章,作者是马莉丝·默里。全文摘编如下:
民主党在美国之所以衰落,在于它过度关注收入高于平均水平、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阶层。近年来,该党的论调和理念在大多数美国公民看来“过于左倾”,因而助长了分裂社会的身份政治。该党的衰落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无法弥补的系统性缺陷:美国梦在21世纪的失败。民主党要想东山再起,就必须将其战略建立在一个更远大的新梦想之上:那就是系统性变革之梦。
民主党因其导向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而疏远了许多民众——尤其是那些仅认同其部分理念的选民。这体现在,民主党失去了大量来自工人阶级、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的选票。而共和党长期以来一直以这些群体为目标。早些时候,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曾发布一期播客。他试图了解民主党衰落的原因,为此采访了“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一位嘉宾是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此人说明了共和党的目标:在10年内将共和党在年轻人当中的支持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但这一计划的进展速度快于预期:2020年,乔·拜登从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那里获得的选票仍领先特朗普29个百分点;而在2024年,卡玛拉·哈里斯的领先优势只剩下10个百分点。
“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既定目标——振兴美国工业并提高劳动者的地位——采纳了美国梦的基本承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苦干过上好日子,这表现为经济地位和教育资源的改善。对于许多从条件差得多的国家逃到美国的人来说,这一承诺绝对有吸引力。美国仍将自己呈现为一个“洗碗工可以变成百万富翁”的地方。这种叙事对那些怀揣远大梦想的人来说,尤其有吸引力:在美国,他们可以推动太空研究的革命性变革,创办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并通过非凡的成就名利双收。
但如今,大多数美国人已经不再做这种梦了。他们面对的是另一种现实:这个国家再也无法兑现其核心承诺——中产阶级会过得比他们的父母那代更好。美国尽管仍然富强,却无法保障本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买得起房子,负担得起教育,不因病致贫。恰恰是这部分感到沮丧、梦想破灭且人数不断增长的社会群体凸显了本质问题:美国梦已无法完全实现。而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甘心只实现美国梦残存的碎片。
全球化造就了失败者,尤其是美国偏远地区的工人阶级。那里有许多人感到自己被政治机构和经济结构所抛弃。许多人为了让孩子上得起大学而辛苦工作。然而,这些受过更好教育的孩子现在却看到,自己正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社会令人失望的恶性循环仍在继续——看不到改善的前景。“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正着手克服这种挫败感。它承诺要让工业回归,打造“美国人的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拾起了“美国梦”最初的理念。“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许多年轻支持者来自社会各阶层,被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他们相信自己选出了一个反叛者,这个人将推翻迄今为止一直压在他们头上的制度和机构。
如果体制不改变,这些公民就会越来越倾向于自发行动,以消除根深蒂固的弊病。这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加入国内唯一真正活跃的反体制运动——“让美国再次伟大”;二是通过“私刑正义”这种个人行为。后者的一个例子便是2024年12月4日发生的布赖恩·汤普森谋杀案。他是联合健康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个国家渴望的变革显然超越了政治范畴:它还触及医疗系统、公司和银行这类基础性机构。
与其仅仅推动一些下届政府一上台就会推翻的改革,民主党不如鼓起勇气,去构建一个新的梦想。尤其是现在,既然民主党显得缺乏领导力和远见,那么进步力量就必须站出来推动系统性的变革。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有魄力的未来叙事——一个既能引发美国人民共鸣、又能让他们愿意去付诸实践的叙事。(编译/宋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