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厌学》上市后,我们看到了很多留言:
我不想上学,
我讨厌因为班里有一个人做不好而全班陪罚;
我不想上学,
我讨厌跟班主任请假,他却不批。
我不想上学,
我讨厌睡不饱的日子,每天5点半起床我真的很困。
我不想上学,
我很讨厌跑操,跑不好还要加倍跑。
我真的很累很困,
如果眼泪值钱的话,我早就家财万贯了。
“总想好”“想更好”“想重新站起来”
是孩子们多次提及的关键词表达。
除此之外,我们总能看到孩子们无处不在的、随时溢出的“痛苦”。
不去上学成绩会崩溃,去上学精神会崩溃。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揭示,
53.85%的情绪障碍青少年曾经历休学,
平均休学次数达1.71 次,学习压力与家庭环境为主要原因。
不少父母在社交平台倾诉,休学后子女愈发沉默,拒绝沟通,
手机成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绝望情绪在家庭中愈加蔓延。
相似的故事听了很多,我们不禁困惑:
那些休学在家的孩子,是真的“问题少年”吗?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如何和休学在家的孩子沟通?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再次询问了《少年厌学》的作者陈瑜老师。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1
那些休学在家的孩子,
是真的“问题少年”吗?
陈瑜: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前几天有个休学在家的同学联系我,给我发了一大段文字。
“陈老师,我在这半个学期的休学里面,一直在网上去安慰另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我在跟他的交流中,仿佛照见了自己,我看清楚了我们是怎么画地为牢的。
我们小时候在学业上很努力,要去达到爸妈的标准,那当我们让他们生气的时候,或者是我们希望有所抗争的时候,我们没有表达,是因为抗争意味着我们要和我最亲的人争吵。
我不愿意去跟爸爸妈妈吵,所以我把这些东西都收进来了。那就会变成我认同了他们那一套,给自己画了一个牢。”
你发现了吗?这些厌学的孩子好厉害。
厌学这件事情不代表他停止了成长,反倒是在思想层面在学好多东西去解释自己到底怎么回事。这些议题很多的大人并没有思考。
但正因为这些孩子,他们面对了这样的处境,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从而给了他们机会去这么深度的思考人生,你难道能说他们是问题少年,没有思考的人吗?思考人生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当我们不再把休学视为耻辱,
当社会学会接住下坠的灵魂,
或许那些沉睡的种子,终将在裂缝中长成新的森林。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2
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自己的情绪?
陈瑜:家长会有3种情绪:愤怒、委屈、不知所措。
第一个情绪就是会觉得有愤怒,就觉得你学生就应该去读书,你怎么可以不读书,这就是你的不对。然后我已经尽力培养你了,你还这么不领情,这是愤怒。
还有一种家长就会觉得很委屈,觉得,我也很用心,我非常辛苦,陪着你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孩子最后说学不动了。
家长就会觉得我的所有一切都付诸东流,那这种委屈也会放大他的情绪的。
那还有一些家长就完全不知所措。
这个时间点反倒是需要家长真正的静下来,不要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去乱搞。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虽然做的是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但其实90%都是在做父母咨询。哪怕前端最早来做的是孩子,到后来其实工作的对象还是父母。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爸爸妈妈来咨询,孩子不来咨询,根本没有问题。当爸爸妈妈发生改变后,那些孩子自然就会好了。
所以,父母可以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收入,但是不能没有稳定的情绪。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03
家长应该如何
与休学在家的孩子沟通?
陈瑜:答案在孩子手里,你问了他可能就提供给你了。
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一句话,他说休学是我最不听话的一次,但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做自己。你就觉得哦,这真的是他们一个成长的契机。
从今天的这些孩子对一些家庭问题也好,对社会问题也好,孩子们的一些看法我真的觉得超越很多的大人。
孩子成为这个家庭里面最清醒最明白的人,但是因为他年龄小,他没有经济独立,所以就被打压。那基于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家长不去听听他们呢?
答案已经在孩子手里了,你问了他可能就提供给你了,但是你就不去听,就是要用自己自以为是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这个时代已经发展成这样、这样了,你还用那一个老的那一套的方式说我要引领你,那你的孩子的人生高度就是你的高度。
不要推着小孩去学习,爸爸妈妈真的是需要启动学习和成长。
爸爸妈妈的学习和成长,一来会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可以看到孩子原来身处这样的学习环境,那他的厌学就是有合理性的,那我有没有可能为孩子创作一个更好的环境。
这就是很聪明的爸妈做的事情,接着看一个有了理解,你第二步就会去支持他。孩子觉得我被看见,被支持了,那问题就化解了,化解之后他就可以顺利的重新复学。
在《少年厌学》的最后一章,陈瑜老师写下这样一段话:
“回到原点,无条件地爱孩子,
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用我们最大的能量去托举他们,
尤其在他们的至暗时刻。”
或许每个厌学、休学少年的抽屉里都藏着一封未完成的遗书,
但也埋着一粒渴望重生的种子。
我们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长,而是守护这片土壤,等待光照进来的时刻。
每一次跌倒,都有礼物,捡起它,放在行囊里,人生很长。
《少年厌学》的特别之处,
在于它揭露了关于厌学背后那些所谓的、无法言说的厌学问题与症结。
它更像一面镜子——
照见的不仅是孩子的创伤,
更是大人的情绪与问题。
只要你有耐心了解,只要你翻开书的第一页,
你就会发现:
“休学不是逃避,是濒死者的自我急救”;
“休学的孩子不是坏掉的机器,
只是暂时生锈的星星”
今天,熊猫君为大家带来了专属福利!
原价49.9元的《少年厌学》,
今日只要29.9元就可以带回家!
⬇️ 点击封面,抢先购买! ⬇️
微信读书、得到、
掌阅、知乎、多看、当当云阅读、
豆瓣阅读、蜗牛读书等平台,
可购买、阅读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