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转型浪潮推动下,BBA在中国市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销量、业绩表现都受到了冲击,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仍然是他们对于未来发展的共识。

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纷纷就中国市场的发展发表了讲话,并针对中国市场及国际贸易合作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表态。



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康林松与齐普策均在论坛上明确表示,愿继续扩大对华投资,深入与中方伙伴的战略合作。

为了进一步丰富其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奔驰去年已经公开宣布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人民币,用于新平台、新车型、供应链及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按照规划,到2027年,奔驰将在中国市场推出7款专属车型。

作为奔驰在电动化市场的重磅车型,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将于年内发布上市。据悉,新车将搭载奔驰自研的全域800V高压平台和MB.OS操作系统。新款奔驰S级参数图片)预计将于三季度推出,新款奔驰C级预计将在下半年迎来中期改款。


长轴距GLE SUV将在2026年中在北京奔驰投产。随后福建奔驰也将投产一款全新豪华纯电MPV。

宝马同样也将在未来几年投放多款重磅车型,其中在2025年,宝马就将推出多款新车型,其中备受关注的全新宝马X3长轴距版已经完成上市,全新宝马iX3将于年内迎来发布。

作为宝马Neue Klasse平台的首款车型,全新宝马iX3将搭载宝马最新的全景iDrive数字座舱,拥有大尺寸AR-HUD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系统以及超感智控方向盘,支持800V高压快充,最高续航可达到800km,新车预计将于2026年发布。


就在近日,在2025宝马中国创新日上,宝马集团宣布其智能驾趣进入2.0时代,并宣布了与阿里合作开发定制大预言模型的计划,明确将AI作为产品核心体验的一部分写入未来车型。这意味着宝马在智能化领域也迈入了加速阶段。


除了奔驰和宝马,奥迪品牌也用具体的行动表达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现如今的奥迪不仅拥有一汽奥迪及上汽奥迪双品牌、双渠道,近几年来,奥迪还与上汽集团、小鹏汽车以及华为等多家企业深入了战略合作关系。

按照规划,2025年奥迪也将在中国市场一口气推出多款车型,其中一汽奥迪就将基于PPC和PPE两大平台推出全新奥迪A5L、新奥迪Q5L、全新奥迪A6L e-tron等车型,而上汽奥迪方面也将在2025年推出A5L Sportback,以及AUDI品牌首款纯电B级车。


不难看出,近两年来,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华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较为缓慢,但通过油电并举陆续展开战略转型,依托于深厚的市场沉淀和大规模的战略研发投入,传统豪华车企却仍然有望大步追赶、穿越周期,最终在新能源市场上重塑竞争力。

对于跨国车企们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越发完善成熟的供应链以及越发领先的研发能力,无疑是其在全球市场上稳健推进转型的最好试验场。

此次,奔驰、宝马纷纷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态,也再度证明了传统跨国豪华车企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仅仅只是着眼于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更在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产业效应。


目前,跨国企业和中国车企基本已经形成了两种风潮,跨国车企想要继续深入中国市场、将“走进来”贯彻到底,而中国车企则在发力海外、“走出去”成为了中国车企近两年来的关键词。

面向中国车企来势汹汹的出海浪潮,作为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跨国车企,奔驰、宝马等多家跨国车企也针对中国车企目前所面临的出海挑战表达了立场。面对欧盟、美国等市场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康林松此前曾公开发声,呼吁欧洲和美国取消汽车进口关税。

“潜在的贸易战没有赢家。”康林松表示:“欧洲及其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欧洲必须意识到与中国的贸易对欧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与其高筑围墙,欧洲市场及其内部更应得到加强并更具弹性。”

齐普策此前也曾公开说道,宝马集团明确反对保护主义,坚信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