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动中国的龙脉,长江改道黄河背后的思考逻辑
本文往期文章复盘。
原文为了告诉读者,为什么认为抽蓄调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何挖掘抽蓄调水的工程潜力。
复盘和反思:
原文观点,结论基本正确。
但是没有为读者展现未来抽蓄调水的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改变。
基于三年来对调水工程设计的认识,人类会因为抽蓄调水,航天工程的发展大幅拓展生存空间。全球大规模开发荒漠,沙漠,人类开拓月球,火星基地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在能源技术发展下,工程实现生存空间延展具有经济可行性。
下面是原文,本次仅做了润色。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和大直径盾构机成本的显著下降,实施如长江改道黄河这样规模宏大的工程已成为可能。本文将详细探讨该工程的财务可行性、技术需求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的潜在影响。
工程设计底层逻辑:怎么样最有效实现水平平移200亿吨水。
做这个事情最多能有多少预算,工程收益如何。
各个工程需要什么技术,当前技术指标如何!
首先,看钱如何来,怎么花?
资金来源与使用:
采用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进行招投标,建设与运营期设定为30年,之后无偿移交。
为确保投资回收,需在25年内(不包括建设期)实现成本回收。
工程有效期设计为50年,预计在25年后进行大修。
假设年化收益率为3.5%,1000亿资金投入是可行的。
资金来源解决出,1000亿是否足够实现这么宏大的工程呢?
三峡两千亿是几十年前的物价,而新的大规模电站比如白鹤滩,工程成本都是上千亿的.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当前的工程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多年来一直跟踪的这些工程技术数值。
成本估算:
使用大直径盾构机,每公里成本约4亿,25公里隧洞成本约100亿。
建设抽水站和发电站,成本约300亿。
加高古洞口水库大坝至400~730米海拔,依据地质条件,成本约300亿。
总成本估算最低为600亿,具体调水量和发电量需进一步计算。
那么调水抽储怎么做到成本低至0.06元每度的呢?
技术需求
大直径盾构机: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是实现深挖河道的关键。
磁悬浮抽水技术:降低抽水成本,提高效率。
光伏发电:降低成本,提供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工程效益
经济效益:通过调水和发电,实现成本回收,预计抽水成本低至0.06元每度。
社会效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技术推动:推动光伏、盾构机、磁悬浮等关键技术的快速成熟和应用。
结论
当前工程技术已达到实施长江改道黄河工程的水平。该工程不仅具有显著的财务可行性,还能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抓住国家发展的机遇。因此,建议尽快启动该工程的前期勘探和设计工作,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实现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