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在群聊泄密引发巨大政治风暴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有选择自省、问责或补救,而是像他一贯的风格那样,把责任甩给了别人——这次,是他的前任乔·拜登。



3月26日,距离泄密事件曝光仅两天,特朗普站在总统办公室里,面对镜头,毫无羞赧地表示:如果当初是拜登发动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他的国防部长就不会被迫在群聊中发布计划,也就不会被《大西洋》月刊主编看见。

这是何等惊人的逻辑?信息安全失控,国防部长私下群聊泄露国家级军事机密——这些原本构成政府最高层的重大安全失职,却因为拜登“没有早点动手”,变成了一桩“被迫的过失”。

这不是辩解,这是甩锅;这不是执政,这是表演。

美国《纽约时报》对此评论得毫不留情:特朗普的“甩锅能力”已经内化为执政术,哪怕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能想方设法追溯到拜登头上。甚至在上任仅50天内,他每天平均提到“拜登”超过6次,次数多于“美国”这个词。



是的,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拜登就是一切问题的万能背锅侠。

从通货膨胀到乌克兰战争,从边境危机到校园抗议,再到这一次的“群聊门”,无一不是拜登的“遗产”或“应做却没做”。特朗普不需要证据,不需要逻辑,更不需要对现实负责,他只需要一个口号——“都是拜登的错”。

这种甩锅式执政逻辑,不仅令人震惊,更是美国政治体系的一场灾难。它标志着一个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责任伦理,用不断的舆论操纵和叙事重塑来遮掩治理失败。

“群聊门”事件本质上是一场国家安全灾难。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与政府高官在社交聊天群中讨论并上传美军对也门的作战计划,这种行为早已突破常规军政纪律底线。更荒谬的是,这些内容最终竟然流入媒体,被曝光于公众视野——一国最高级别的军事部署计划,竟被“群聊截图”带出了防务大楼。

面对这样的丑闻,正常国家会追责,正常领导人会反思。但特朗普选择把失控的指挥系统、溃败的保密机制、失职的高官责任,全都丢进“拜登制造的烂摊子”这口黑锅里。

而这种“甩锅治理术”,也正在成为一种可复制的政治工具。它的核心在于:无论现状多么糟糕,只要找到一个随时可打的替罪羊,就能稳住支持者的情绪,操控选民的愤怒,转移舆论的焦点。这种方式对政客而言成本极低,却对社会制度极其致命。

因为它扭曲了责任机制,削弱了问责文化,把政治辩论变成一场无休止的相互指责。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公众对真相的判断能力——当一切都可以归咎于“前朝遗毒”,谁还会追问当下的问题到底该由谁负责?

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式甩锅同样成为“美式政治出口品”的一部分。面对以色列对加沙的残酷军事行动,美国政府既不谴责,也不制止,反而对支持巴勒斯坦的留学生大打出手;面对乌克兰战局久拖不决,华盛顿也将责任推给北约“没有尽早扩军”,丝毫不提自身援助“半推半就”的虚伪姿态;而在应对全球供应链危机上,更是把责任推向“中国不开放”“欧盟不配合”,却从不承认美联储政策的溢出效应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伤害。



当“责任”不再是政治能力的体现,而成了政治语言中的“转移符号”,所谓“美式领导力”就只剩下空洞口号与膨胀傲慢。而现在,特朗普政府正在用一场“群聊泄密”向世界宣告:即便是国家安全的最低底线,只要话术足够巧妙,甩锅足够及时,就可以轻易逃脱问责。这是对权力的滥用,也是对制度信任的背叛。

特朗普声称,“拜登应该发动攻击”。但真正的问题是:谁允许一国国防部长可以在群聊里泄露作战计划?谁任由国家机密在手机截图中被曝光?谁为这样的政府行为设置了“免责护盾”?显然不是拜登,而是特朗普自己。

如果一个国家的总统连最基本的责任感都没有,那他的支持者、他的政府、甚至整个行政体系,也将陷入“只问忠诚、不管对错”的政治泥潭。甩锅可以让你撑过一时,撑不了一世。群聊截图暴露的不只是军事计划,更是一个政府对责任的恐惧与逃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