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医生节
看这位汉代名医如何给人治病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东汉扁鹊针灸画像石
01
人首鸟身,诊脉扎针
汉代名医“出诊”了
一手把脉,一手扎针
这块画像石“还原”了
汉代名医出诊的场景
具体啥样?一起去看看
这块画像石
可以分上、中、下三层看
上层刻有各种动物
中间是这块画像石的“重头戏”
只见人首鸟身的“医生”
一手持砭(biān)石
一手作针刺状
正在给病人诊治
在这位病人身后
还有4人跪坐候诊,等待“叫号”
2000年前名医出诊的场景
就这样被刻在了石头上
在画像石的下层
大树上落着许多鸟
树下是人们生活的场景
扁鹊针灸画像石
出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两城镇
和它一同出土的还有16块画像石
包括扁鹊针灸画像石在内
共有4块画像石以浅浮雕的方式
刻有人首鸟身的医者形象
专家从雕刻技法和风格推测
这些画像石属于东汉中晚期
02
望闻问切
名医扁鹊的“独门秘籍”
望闻问切这种诊疗方法
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它的创立者正是扁鹊
△来源:总台《透过文物看中医》第4集
据记载,战国时期
扁鹊曾周游列国,悬壶济世
有一次他途经虢国时
听到了太子的死讯
凭借“望闻问切”中的问诊
就判断出病情
然后用针刺身体穴位的方式
救活了这位虢国太子
扁鹊也成为我国第一位被正史立传的医生
03
人首鸟身
源自东夷人对鸟的崇拜
由于扁鹊在先秦时期医术的影响
两汉时期多见扁鹊的形象
但为什么是人首鸟身呢?
这似乎源自东夷人对鸟的崇拜
△来源:总台《探索·发现》寻齐记(五)齐风漫卷
东夷文化是新石器时代
山东土著居民东夷族创造的史前文化
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总台《探索·发现》寻齐记(一)齐地肇始
东夷族多以鸟形图案为部族图腾
《左传》记载,东夷人的祖先少昊(也作“少暤”)
曾以鸟名官
也就是用不同鸟类的名称象征官员职能
有掌历法的“五鸟”
掌军政的“五鸠”
掌手工的“五雉”
掌农业的“九扈”
共四个胞族
胞族之下又为24个氏族
这些氏族以各自崇奉的图腾鸟来命名
构成有序的“鸟官”系统
△孔子博物馆“日出东方”展陈文物,图中左2至左4为陶鬶。
东夷族对鸟的热爱
也直观反映在出土器物上
如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
常见的典型器物——陶鬹(guī)
它是一种陶制炊器
其造型模仿的是鸟的形象
流似鸟喙,或长或短
扁鹊的足迹多在齐赵(今山东、河北地区)等地
因此,山东的古代先民
将其神化为人首鸟身
自然是情理之中
扁鹊作为中国医家的鼻祖
不仅被写入正史中
更是以人首鸟身的形象
成为汉代名医的“代言人”
以画像石的方式流传至今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荣梦岩 视觉丨林琳 技术丨蔡子旭 审校丨朱冬梅 赵军慧 统筹丨刘莹 张悦彤 特别鸣谢丨孔子博物馆 总台山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