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慈祥和蔼的、温柔善良的、严慈相济的、爱生如子的、学识渊博的,等等。但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被重视。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苏秦 江苏省沭阳实验中学

刚参加工作时,我带的班级多,学生人数也多,学生模样与姓名难以对号入座,经常闹张冠李戴的笑话。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准备了一个本子,把学生的姓名逐个记录在本子上,并随身携带。

工作的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的一个傍晚,放学后我走出校门,看见校门口的石墩上坐着一个学生。他低着头,神情有些呆滞。我不确定他是否是我班上的学生,便走上前询问:“你是不是二(1)班的学生?”他抬起头,腼腆地回答:“嗯。”看到他的面容,我下意识地喊出了他的名字。他听后,原本呆滞的神情瞬间闪过一丝惊喜。恰在此时,这名学生的父亲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赶来了。

说来也巧,第二天清晨在校门口,我又碰上了这对父子。自行车还未停稳,孩子父亲的声音便传了过来:“老师,我家孩子说您已经记住他的名字了!”话语中满是惊喜。再看这名学生,已经没有昨日的呆滞模样,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自信。

从父子俩简单的言语和神情里,我顿时领悟:能够脱口说出学生的姓名,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蕴含着一种爱,一种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的爱。

多年来,我跨学段、跨学科任教,带过的班级难以一一细数,接触的学生也如走马灯般一茬接着一茬。但我始终保持着一个习惯,上课时除了教材、教案、教具之外,总要带上一个A6规格的小号口袋本。本子里详细记载着学生的姓名,记录着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每天上课的提问情况,还有作业完成状况、违规违纪等信息。

每节课提问前,我都会对学生说:“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非常重视,你们也要重视老师,务必认真对待老师的提问。”

对于一些违纪的学生,我会将他们违纪的时间、内容以及姓名记录在本子上,并且一边记录一边对他们说:“老师既重视提问环节,也重视课堂纪律。课后,我会依据你们的改正情况和后续表现,决定是否与你们的父母沟通。”

从学生认真倾听的神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实际上,课后真正需要与家长联系的情况少之又少。

这个小本子采用黑色封面包装,我一次性买了十几个,一个本子差不多能用一学年。由于本子小巧又是黑色封面,他们便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黑匣子”。

有几回,我把记录着上一学年学生表现的“黑匣子”带到后来任教的班级,向学生解释:“老师十分重视大家的表现,记在本子上随时都能翻看。”说着,我随手翻开几页,大声读起来:“2023年10月12日,星期四,某班某某某在教室向某某扔纸团……”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这时有个学生小声嘀咕了一句,我随之请他发言。他激动地站起来说道:“老师说的是真的,那个人是我姐姐的同学,现在读高一。”借此机会,我鼓励学生:对于各类事情坚持用笔记录,这也是一种重视。只要予以重视,必定能收获非凡的效果。

一学期结束,在我的班级从不会出现未被提问过的学生,随手翻翻“黑匣子”,我便能找到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被提问的机会。

教师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慈祥和蔼的、温柔善良的、严慈相济的、爱生如子的、学识渊博的,等等。但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被重视。感受到被重视的学生不会自暴自弃,而是会在这份重视中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从而自我激励,奋勇向前。

重视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时教师不能站在讲台前授课到下课,而要走下讲台,在教室来回巡视,在教室后方停留的时间应与在讲台前大致相当;重视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确保他们都能学有所得;重视每一个学生,还要求教师批改作业时有的放矢,做到点对点,不能只做面子工程,忽略了里子的打造。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重视,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说起来轻松,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绝非易事。我也清楚,自己目前所做的距离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期望仍有很大差距,但我愿以此为目标,从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切实地被重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图片 | AI生成

编辑 | 皮皮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