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陵兰岛因美国方面一系列动作,被推上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据央视新闻和中国新闻网综合报道,美国副总统亲自出马“劝降”格陵兰岛,特朗普更是直言“必须拿下”。一时间,格陵兰岛上神秘的美军基地,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当地时间3月29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展现出对获取格陵兰岛志在必得的态度。他声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会放弃任何可能”,甚至不排除使用军事力量。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国百分之百会得到格陵兰岛,还证实自己“绝对”参与了关于吞并格陵兰岛的严肃讨论。此前,3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短暂到访位于格陵兰岛北部的美军皮图菲克太空基地。该基地不仅是最北端的美国军事设施,更是美国在北极地区的重要前哨,有着极高的军事敏感性。万斯此行试图劝说格陵兰岛选择美国的“安全保护伞”,然而,这一行为遭到丹麦方面强烈反对。3月29日,丹麦民众在哥本哈根举行抗议活动,表达对美国干涉的不满。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作为丹麦的自治领地,拥有高度自治权。自美国提出收购格陵兰岛以来,美丹关系持续紧张,万斯的此次访问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紧张局势。皮图菲克基地深入北极圈约1200公里,地处荒芜之地,环境极为严酷。冬季气温经常低至零下35摄氏度,极夜期间,连续几周都见不到太阳。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丹麦本土,孤悬海外的格陵兰岛也面临被入侵的危险。当时,丹麦驻美大使与美国达成秘密协议,授权美国保卫格陵兰岛。二战结束后,丹麦加入北约,允许美国继续在岛上驻军。



冷战时期,格陵兰岛更是成为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对峙的前沿。为了巩固这一战略桥头堡,美国从本土运来1.2万名士兵以及30万吨物资,大规模建设空军基地。从这里起飞的美军战略轰炸机,可对苏联进行侦察和威慑。与此同时,美军在岛上部署防空导弹和预警雷达。作为美国空天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图菲克太空基地的战略价值不可估量。由于格陵兰岛处于高纬度地区,受地球曲率影响,在这里部署导弹预警雷达,探测距离更远,覆盖范围更广,能够提前发现敌方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轨迹。如今,美国已将F-16战机派往该岛,还部署了更先进的F-35隐身战机,进一步强化了对该岛的军事掌控。

从军事战略层面来看,美国实际上已经对格陵兰岛实现了深度控制。那么,特朗普为何还要大张旗鼓,试图完全拥有格陵兰岛呢?答案或许藏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最南端——关岛。关岛1565年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美西战争后割让给美国,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4年美军重新夺回,1950年成为美国“未合并领土”。在政治架构上,关岛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美国总统,在美国国会派有1名无投票权的代表。



地理上,关岛三分之一的面积被美军基地占据,美军能够从这里迅速对西太平洋沿岸目标发动打击,同时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提供补给、维修等全方位保障。从本质上来说,关岛已成为美国在海外重要的战略据点,也可被视为带有殖民性质的存在。特朗普的真正意图,极有可能是让格陵兰岛成为第二个关岛,成为美国的未合并领土,将其完全纳入美国控制之下。一旦得逞,岛上居民将在事实上沦为美国的附庸,虽名义上归属美国,却无法享受美国宪法赋予的全部权利,丧失自身的主权与独立地位。

然而,格陵兰岛与关岛有着本质区别。格陵兰岛在法理层面属于丹麦领土,并且丹麦和美国同属北约成员国。北约章程规定,保护成员国领土完整是所有成员国共同承担的神圣责任。这一情况给北约带来严峻挑战。令人玩味的是,英法德等北约主要成员国,对美国觊觎格陵兰岛的行为似乎采取了默认态度。在乌克兰战场,这些国家主动配合美国,不仅向乌克兰提供大量资金和武器,甚至考虑派兵进驻乌克兰,试图解除美国的后顾之忧。但这种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最终可能让欧洲自食恶果。在乌克兰战争中,欧洲各国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能源危机加剧,社会矛盾频发。但即便如此,部分欧洲国家仍未认清形势,继续盲目跟随美国的脚步。长此以往,欧洲的战略自主性将进一步丧失,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



欧洲各国亟需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价值,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否则将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沦为美国的棋子,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危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