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是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的新能源占有率超过50%,倒过来讲,燃油车还有45%左右的量,这个量是非常大的。”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当前行业激烈的竞争,吉利将坚持“多元化需求”战略,明确燃油车仍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同步推进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发展。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淦家阅进一步说明,吉利未来将在油电混合动力领域持续投入,并聚焦五大燃油车核心产品——星越L、星瑞、博系、缤系和帝豪系。“吉利在燃油车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投入,新能源如果是60%,燃油车就是40%。我们也会保证60%和40%的能力。”淦家阅表示。
这一表态与吉利“智能吉利2025”战略中“能源多元化”的布局相呼应。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217.7万辆,同比增长32%,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0.8%(88.8万辆),燃油车销量仍占据近六成份额。淦家阅认为,市场需求多元化是吉利坚持燃油车战略的核心逻辑:“客户的需求一定是多元的,我们的宗旨就是要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尽管强调燃油车型布局的重要性,但吉利并未放缓新能源与智能化布局。淦家阅回顾称,自2021年提出“智能吉利2025”战略以来,吉利围绕“一网三体系”构建了智能科技生态,包括大算力芯片、星睿智算中心、AI大模型等技术底座。淦家阅特别提到,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坚持“安全平权”理念。“安全不平权的智驾是一个基座不稳的空中楼阁。吉利智驾方案一定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安全作为底座,再满足各层次不同体验。”淦家阅说。
针对国际化战略,淦家阅透露,吉利银河系列产品已同步开发全球89国标准,并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取得突破。以马来西亚市场为例,银河E5单月终端销量达580辆,订单量持续攀升。他表示,未来将在东欧市场“保三争二”,在亚太和中东打造10万级出口规模,并借助雷诺的资源拓展南美市场。
有观点认为,吉利“燃油车+新能源”双线战略的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虽超50%,但燃油车仍占据近半市场。如何在技术投入与盈利间取得平衡,同时满足多元化需求,将成为车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吉利汽车集团总收入首次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长34%;全年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2%。
对于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0%的表现,淦家阅归因于规模化效应:“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费用摊销和开发效益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超90%,银河品牌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今年销量目标剑指“百万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