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董红艳 北京报道
成都优质地块土拍节奏越来越快。继3月11日成都高新区64亩地块以31700元/平米成交,刷新成都住宅用地楼面价天花板后,仅半个月后的3月27日,成都锦江金融城三期49亩地块,由建发以楼面价41200元/平米摘得,再次刷新成都住宅用地楼面价天花板。“地王”价刷新速度之快和涨幅之高均超出市场预期。
对此,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本次成都金融城三期地块作为金融城整体规划的升级扩能补充,产业规划能级高,在城市界面及居住功能上,有进一步刷新成都城市封面的意义。成都将涌现出大量优质项目,刷新成都居住理念,重构成都市场量价格局。
其实,目前,土拍市场正趋向优先考虑城市能级高、新房销售市场表现好、未来去化预期超级好的城市。除了成都,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土拍市场均在近期保持高热,在短时间内产生多个“地王”,对市场进行感官轰炸。有业内人士直呼:“‘地王’太多了!”
不过,有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其实,现在市场处于严重分化的阶段,虽然部分热点城市的土拍价格在创新高,但是热点城市以外城市的土地市场还是比较低迷的。这些高热地块对住房市场的总体影响不大,当前的土拍热度和之前地王频出的情况不一样,以前是全部地块都在抢,现在只是针对个别地块。城市及区域分化现象将延续。
从“破三”到“破四”
仅仅半个月后,成都宅地楼面价天花板再度刷新,也出现了首个宅地成交楼面价超4万元/平米的地块。
3月27日,成都锦江区金融城三期板块49亩地块受到市场高度追捧。该地块容积率2.5,起拍楼面价20000元/平米,吸引了招商蛇口、建发房产、仁和置业、中旅、远达房产、华发集团、锦江统建&金茂、成都交子金融、华润置地、中海地产,共10家房企“围猎”。经过213轮竞价,最终由建发以楼面价41200元/平米成交,溢价率106%。
41200元/平米的价格水平,相比此前市场上最多3.8万元/平米的预测,还要高出数千元。106%的溢价率也比大多数热点地块20%左右的溢价率要高出不少。
对于成都的本次土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地块呈现地价高、溢价率高和竞拍频次高的“三高”特征,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非常夸张的状态。
与本次所拍锦江金融城三期49亩地块一街之隔的地块也曾是“地王”。去年贝壳旗下贝好家以27300元/平米的楼面地价拿下的地块,创下当时成都楼面地价天花板。
2025年一季度成都土地市场都保持高热。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2025年一季度,成都纯住宅用地共成交18幅。其中有7幅土地的地价超过2万元/平米;有8幅土地的溢价率超过20%,溢价率最高的则超过100%。
对于成都土拍现状,中指研究院成都公司总经理黄雪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成都本次拍卖地块作为金融城整体规划的升级扩能补充,产业规划能级高,在城市界面及居住功能上,能进一步刷新成都城市封面的意义。优质地块普遍高溢价成交,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下场争夺,楼面地价连续大幅刷新,体现了开发企业对成都核心区域市场的高度认可。
“2025年的成都,将是新规产品、高改产品供应增加的一年,在’好房子’建设的指引下,成都将涌现出大量优质项目,刷新成都居住理念,重构成都市场量价格局。”黄雪展望道。
“地王太多了!”
其实,不仅仅是成都,2025年开年以来,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土拍升温,一季度以来,特别是进入3月份,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的成交楼面价均创新高。
3月18日,北京海淀树村地块成交楼面价102347元/平米,刷新北京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最高纪录,超越了1月2日建发竞得的海淀朱房地块95407元/平米的楼面价。
3月25日,杭州滨江西兴单元BJ030102-25地块成交楼面价72915元/平米,刷新杭州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最高纪录,超越了1月24日滨江竞得的湖墅单元地块64834元/平米的楼面价。
3月28日,仅时隔三日,建发则以343463万元竞得杭州蒋村文新单元XH030203-01(3)地块,楼面价88029元/㎡,溢价率115.39%。这也再次两次刷新杭州楼面价。
同样在3月28日,备受关注的上海静安区N070302单元111-21地块,吸引了9家房企竞价,最终大华集团以24.8564亿,溢价32.3%,楼面价92659元/平米,拿下该地块,刷新了板块楼面价纪录。
“‘地王’太多了!”严跃进指出,热点城市成为近期土地投资市场的热点和焦点,此类城市属于房企拿地的优质城市,也进一步持续性推动了此类城市土地价格的拉升。这说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房屋交易进入到土地交易市场和环节。此类地块预计都将进行高端项目开发,也侧面说明房地产市场高品质住宅需求很强。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也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土拍升温,是因为一方面房企对核心城市新房市场销售回稳的看好,补仓意愿较高,年初拿地能够在当年进入销售阶段,有助于回笼资金,提升周转效率;二是各地政府加大优质地块的供应力度,一季度各地推出了不少位于城市核心区、配套成熟的地块。
面临持续分化
“优质地块拍卖的地价高也属于正常现象。”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热点城市的楼市正在止跌企稳,拿出的地块都是过去很罕见的区位优越的“压箱底”地块,房企才会扎堆抢。其实,现在市场处于严重分化的阶段,虽然部分热点城市的土拍价格创新高,但是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土地市场还是比较低迷的。
上述分化显现在武汉等二线城市得以显现。3月28日,武汉成交16宗地块,揽金约36亿元,其中仅四川邦泰拿下的P(2025)014号青山地块产生了34.29%明显的溢价,其他地块成交均未产生明显溢价。
在张大伟看来,这些“地王”对少数区域市场可能有影响,但对于住房市场的总体影响不大,因为并没有出现普遍性的地王。当前的土拍热度和之前地王频出的情况不一样,以前是全部地块都在抢,现在只是针对个别地块,仅是少数几块地遭到争抢,大部分地块的热度并不算高。
曹晶晶方面也认为,在房企拿地持续聚焦的背景下,今年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仍保持较高关注度,但低能级城市土地市场或仍面临一定压力,城市及区域分化现象将延续。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