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即将来临,回乡祭扫、焚香烧纸、踏青出游等活动增多,加之春季天干物燥,大风天气多,森林火灾风险增加。江苏消防呼吁社会单位及广大市民朋友增强火灾防范意识,共同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风险点一

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祭祀行为,容易引燃周边干燥植被,尤其在森林草原防火区、林缘地带等高风险区域,火势可能迅速蔓延。需在墓区的指定区域开展祭祀活动,一定要确保火完全熄灭后再离开,同时建议大家随身准备一瓶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案例:

2025年3月25日,安徽合肥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突发火情,经救援力量全力扑救,目前山火已经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经调查,此次火情是由当地居民烧纸祭祀引发。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风险点二

祭扫过程中,若在靠近居民住宅、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易燃易爆场所、燃气管道、井盖等附近进行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行为,极易引发严重后果。这些区域周边环境复杂,一旦起火,可能造成居民生命财产受损、文物古迹遭破坏、下水道及沼气池爆炸等事故。建议大家在祭祀时可以使用焚烧桶、金属容器或前往指定区域,及时清理周围枯枝、落叶等可燃物,严禁乱扔烟头,人离开时确认彻底熄灭余火,防止灰烬复燃或飞火引发火灾。

相关案例:

2023年1月21日,上海市崇明区某居民住宅楼2楼阳台发生火灾。据悉,此次火灾原因为户主在2楼室内祭祀时不小心引燃了周围可燃物,所幸救援及时,火势很快被扑灭。


风险点三

野外违规用火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重大隐患,因此外出踏青时,不在野外违规用火。若开展户外野炊烧烤等活动,一定要在户外公共场所专门用于烧烤的区域进行,使用明火后一定要将炭屑等余火彻底熄灭,清理干净周围杂物后再离开,避免复燃。

相关案例:

2023年4月9日,广东省揭阳市,一行五人到一处山林烧烤。李某由于点火生炭不慎,引发山火,火势蔓延面积较大,所幸消防救援人员及时赶到,扑灭大火,事后李某等五人被刑拘。


风险点四

驾车出游前,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需细致检查。对于燃油车,要留意电路、油路状况,线路老化短路、油路泄漏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引发车辆自燃;车内也勿随意放置打火机、香水等易燃物品,高温或碰撞下,它们极易成为火源。

相关案例:

2025年3月22日,山东淄河北镇后村段河滩上一辆黑色奥迪SUV起火,现场浓烟滚滚,据悉,起火原因是车辆停靠在有干草的地面,排气管高温引燃干草继而导致车底油路起火,最终火势变大无法扑灭。


风险点五

孩子好奇心强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孩子玩火、点烛、烧纸或燃放鞭炮等行为容易引发火灾,一定要及时进行教育。若孩子玩火给他人造成损害,监护人还需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案例:

2024年3月10日,四川西昌开元乡开元村几名儿童在山沟里放羊时,多次用打火机点燃树枝玩耍,点燃的树枝在强风作用下迅速蔓延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经济损失115万元。


风险点六

大家外出时要谨记“三清三关”,要及时清理楼道、阳台、厨房和房前、屋后可燃杂物,离家前要关闭电源、火源和气源。

相关案例:

2023年1月20日,一女子回家过年忘关火,导致锅被连烧7天,当女子返回自己家中时,发现厨房里的灶台仍在燃烧,而锅底已烧干,锅铲木质手柄被熏黑,万幸的是此次事件没有引起火灾。


风险点七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如热门景点、大型商场、宗教祭祀活动现场等,留意场所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迅速找到逃生方向。

相关案例:

2022年10月29日,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万圣节庆祝活动发生严重踩踏事故,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伤,其中4名中国公民遇难。


文明祭祀,防火为先

严禁携带火种进山入林

若引发火灾

相关责任人将受到相应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森林防火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清明节期间

无论是祭扫

还是踏青游玩

千万不要忽略消防安全

下面的清明节消防安全指南

请大家牢记心间











新闻线索有奖征集

1、报料热线:025-83187982

2、报料邮箱:jstv83187982@163.com

来源:江苏消防

编辑:sunly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