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军新闻网站2025年3月24日报道,2025年3月21日,土耳其工业与技术部长宣布,由TÜBİTAK SAGE研发的SOM-J(防区外弹药-J)巡航导弹在首次海上试射中成功命中目标。土耳其工业与技术部长穆罕默德·法提赫·卡吉尔于3月21日首次公布了防区外导弹(SOM-J)试射画面。该短视频显示,来自土耳其空军埃斯基谢希尔401测试中队的F-16战机右翼下方挂载SOM-J巡航导弹起飞并实施发射。经数据链控制突防,红外影像显示导弹中途实施机动变轨,后续画面显示导弹击中浮动驳船上集装箱堆设置的目标十字标附近区域。由于测试弹未安装实弹战斗部,现场未见爆炸效果。驾驶舱画面显示飞行员通过安装在集成控制面板上的平板电脑运行UBAS武器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经过CCIP升级的F-16兼容国产弹药。视频说明称这是首次针对"水面目标"的SOM-J试射,暗示此前可能已进行过陆地目标测试。导弹研发机构土耳其科技研究理事会国防工业研发院在转发卡吉尔视频时暗示前期测试已完成:"通过数据链通信与控制、最大射程、命中精度和交战能力等环节的全面验证,SOM-J再次证明了其卓越性能。"






SOM-J是一种空对面弹药,专为打击严密防御的陆海目标设计,可内置于战机弹舱或外挂于机翼下方,最早是为了配套F-35弹舱使用而研发。2014年2月18日,土耳其国防工业局(SSB)与主承包商罗克桑公司签署《F-35 MTU/JSF兼容精确制导智能导弹设计、开发与原型生产项目合同》,正式启动研发工作。SOM-J导弹的设计、开发、原型生产、测试及平台整合由土耳其科技研究理事会国防工业研发院(TÜBİTAK SAGE)主导,营销推广与量产由罗克桑公司负责。SOM-J设计评审会原定2015年9月举行,子系统设计与初始测试计划2015年11月启动。预计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在土耳其空军F-16 Block40战机上开展飞行测试,2018年完成开发阶段。但因2016年7月15日未遂政变、F-35 JSF/MTU项目延误,特别是2019年7月土耳其被移出F-35项目等多重因素,原定计划未能实现。



2017年SOM-J进入系统级测试阶段:2018年7月在锡诺普试验场完成安全弹药携带与分离测试;2020年10月完成环境条件与地面测试,随后持续进行测试弹药飞行试验。2021年上半年,401测试中队F-16C战机挂载SOM-J KTM-2(质量等效测试弹药原型,配备专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飞行测试。2021年9月5日TRT新闻发布的401中队访问报道中,除KTM-2外,还出现SOM-J İTM-2(配备改进型TR40涡轮发动机,功能测试弹药原型,除战斗部外全系统与战术型号相同)。原计划2021年9月对海上目标实施首次实弹测试,但后来因为技术原因延期。AKINCI平台集成工作已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相比之下,本次视频中的测试弹标记为"ATM",并带有多个用于追踪弹道轨迹的校准标识。




SOM-J重540千克,长度3.9米,射程275千米,最大速度0.94M,配备140千克半穿甲战斗部。其弹体略向下垂,腹部进气道改为了两侧进气道,弹翼换成了向下折叠的翼型,后尾舵前增加了一套4个X型布局的折叠弹翼,均向两侧折叠,这样主要是满足F35弹舱需求。该弹由前舱段、中舱段和后舱段以及上部硬壳式结构模块4部分组成。前舱段内置制导、飞行控制和导航设备以及大部分电子设备;中舱段为战斗部舱;后舱段包括伺服电机、燃料箱、发动机、电源系统、尾翼等。


该弹安装有法国制造的TRI40涡喷发动机(未来计划换装国产KTJ-3200发动机衍生型号),推力为2.5-3.34千牛,前部有菱形设计的窗口,内部安装有基于碲镉汞制冷中波红外探测器的制冷红外成像导引头,导弹具有任务航路点规划、先进任务性能分析能力、图像匹配制导、自动目标匹配能力,任务数据装置的结构满足美军标 MIL-STD 3014。导弹采用惯性导航/GPS/地形匹配导航/图像匹配制导、自动目标匹配、红外成像(IIR)制导,还配备双向Link-16战术数据链(支持飞行中目标更新、机会目标打击与任务中止)。该导弹兼容土耳其科技研究理事会研发的智能武器网络(ASA),实现导弹信息共享、多平台监控、操作员辅助瞄准及武器系统联合作战能力。




SOM-J正在整合至贝卡公司的"游骑兵"无人机、土耳其现役的F-16。此外,贝卡公司正在进行高级试验的下一代无人战机"红苹果"也将具备携带SOM-J的能力。可汗战斗机也将成为其目标用户。土耳其工业与技术部长穆罕默德·法提赫·卡吉尔宣称SOM-J巡航导弹可有效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将在现代战争环境中成为土耳其武装部队的有效战力倍增器,使无人机远程打击高价值目标成为可能,这个能力将为土耳其大型无人机的销售投下重重的砝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