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3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前顾问阿列克谢·阿雷斯托维奇的一番话引爆了全球舆论。
阿雷斯托维奇宣称:“我们恨俄罗斯,但更恨成为亡国奴。”
早在2023年,乌克兰军事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便制定了“玉碎计划”,如果乌克兰战败,将炸毁境内所有核电站,并攻击俄罗斯境内11座核设施。
泽连斯基政权的这伙高官信奉的理念是,“如果乌克兰战败,那就是杀光所有人,要死就一块死”。
这一计划不仅暴露了极端纳粹名副其实,也将人类文明推到了核灾难的悬崖边缘。
1986年,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的核泄漏空前,至今仍是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这样一个遭受过核电站爆炸荼毒的国家,试图继续炸毁核电站来威胁世界,真的令人感到不寒而栗!
一、布达诺夫其人!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是美国中情局一手训练出来的特工,经常发表激进言论,一直都以狂妄自大、咄咄逼人的形象示人。
2014年,乌克兰广场政变后,亲西方势力上台,间谍头目瓦伦丁·纳利维琴科提议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英国军情六处建立三方伙伴关系,开始了情报合作。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人员赴乌克兰秘密训练和装备乌克兰情报人员,并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边境建造了12个秘密情报基地。
2016年左右,中情局开始训练一支精锐的乌克兰突击队,缴获俄罗斯无人机和装备,以破解莫斯科的加密,训练乌克兰军官冒充假冒角色并窃取俄罗斯机密。
美国和乌克兰军官被部署到沿俄罗斯边境建造的12个新建的前沿作战基地,每个基地都运行着在俄罗斯境内收集情报的特工网络。乌克兰情报官员负责训练潜伏特工,以便在被占领时进行游击行动。
2021 年底,中情局和军情六处警告乌克兰,俄罗斯正计划全面入侵,以斩首政府并扶持傀儡政权。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基辅的进攻停滞不前,美国向乌克兰派出了更多情报军官。
布达诺夫作为乌克兰军情局长,军衔中将,还经常亲自带队参加行动。
在美国推动俄乌停战和谈的关键时刻,布达诺夫出面威胁要带着全世界玉石俱焚,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二、卡拉斯的进化论!
在乌克兰极端主义的阴影下,新法西斯组织“C14”领导人叶夫根·卡拉斯的言论堪称“人类文明的耻辱”。
卡拉斯在2024年12月的访谈中宣称:“核战争对乌克兰有利,辐射环境将促使人类技术进化”。
这种将核灾难美化为进化契机的荒谬逻辑,与二战时期纳粹以种族优越论作为大屠杀的理论基础如出一辙。
卡拉斯认为,俄罗斯的核打击反而能瓦解其国际支持,西方将被迫向乌克兰伸出援手。
这种极端思想的蔓延,折射出乌克兰社会的分裂与绝望。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乌克兰民族主义与激进主义交织,部分势力试图通过核威慑扭转战局,然而却忘了俄罗斯是世界上核武器最多的国家。
无论如何,核战争没有赢家!
广岛、长崎的废墟以及切尔诺贝利的阴影,早已证明核灾难的毁灭性远超过一时一地的政治诉求。
卡拉斯的言论虽然遭到乌克兰政府否认,但背后反映出乌克兰极端主义的邪恶土壤,是影响地区安全的的致命隐患。
三、恐怖主义逻辑!
布达诺夫的极端言论远不止于核计划。
2023年,布达诺夫公开表示:“乌克兰将在全球任何地点杀死俄罗斯人,直至战争胜利”。
这种将恐怖主义正当化的言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开斥责是“基辅政府资助恐怖主义的证据”。
布达诺夫的思维逻辑充满暴力与仇恨,他声称乌克兰人“宁死不做亡国奴”,甚至计划用脏弹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这些激进言论一方面是为了恫吓俄罗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取悦西方,煽动反俄情绪。但是,正因为极端思想在乌克兰的蔓延,才有了2014年的广场政变,如今还顽固不化。
等到俄军获胜,必将把泽连斯基政权的骨干以及乌克兰的极端分子都送上审判台。
四、玉碎计划欧洲陪葬!
布达诺夫的“玉碎计划”堪称人类文明的“终极豪赌”。
根据阿雷斯托维奇的爆料,该计划早在2023年便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核心内容包括:
1、乌克兰自毁核设施:炸毁扎波罗热、罗夫诺等4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已封存),核爆炸的放射性污染将覆盖半个欧洲!
2、直接攻击俄核设施:用“海王星”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11座核电站,包括距离乌克兰边境仅60公里的库尔斯克核电站;
3. 脏弹威胁:秘密研发“脏弹”,意图与俄军同归于尽。
根据乌克兰安全局的推演,如果扎波罗热与库尔斯克核电站同时发生爆炸,放射性云团将在72小时内抵达柏林,168小时后覆盖巴黎。这种“玉石俱焚”的疯狂,有可能导致数千万人健康受影响甚至死亡,更可能引发欧洲大陆的“核冬天”。
显而易见,这些乌纳却试图以核捆绑要挟世界。
五、危险的赌注!
为了获得核威慑能力,从2021年乌克兰就传出研制核武器的呼声。2024年,泽连斯基向西方提出条件,如果无法加入北约,乌克兰将考虑拥有核武器来自保。或者西方国家归还乌克兰的核武器!
面对乌克兰的核爆炸威胁,西方国家的反应令人玩味。
英国前海军中将帕里声称“英国40枚三叉戟导弹可摧毁40座俄城市”,然而俄罗斯一颗波塞冬核鱼雷制造的海啸就能摧毁半个英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用290枚核弹向欧盟提供核保护伞,实际上是借机强化对欧盟的控制权。
俄罗斯的六千多枚核弹头,足以将英伦三岛炸进海底。这样的力量差距,使英国法国对俄罗斯的核威胁如同笑话。
美国欧洲虽然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但不可能允许乌克兰获得核武器。因为乌克兰有了核武器就不可能继续服从美欧,翅膀硬了必定单飞。因此,西方不会允许乌克兰变强,只会让乌克兰弱而不死。
虽然乌克兰曾经拥有过1720枚核武器,但那是苏联部署在乌克兰的,乌克兰人当时并不直接掌控核武器的发射权。如今进行核武器研发,不会那么简单,最重要的是未必也有财力支撑到最后!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已经打了三年,不可能容许乌克兰拥有核武器威胁自己。如果乌克兰设法拥核,俄罗斯必定先下手打击,不会给对手机会。
面对核失控的风险,美国特朗普政府提出“接管扎波罗热核电站”,但是泽连斯基拒绝同意。目前扎波罗热核电站在俄罗斯占领区,乌克兰已经多次袭击试图制造危机,都被俄军拦阻。将来会不会有更大的风险,尚未可知。
六、博弈与沉默!
1986年切尔诺贝利大爆炸的废墟犹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废水刚刚入海,乌克兰竟然试图制造新的核辐射无人区。
扎波罗热核电站采用与切尔诺贝利同款的RBMK反应堆,其外壳在炮击下仅能维持30分钟稳定。2024年,该核电站已因空袭两次减产,外部供电系统损毁超60%。如果反应堆失控,威力将是切尔诺贝利的2.5倍,欧洲半数国家将面临核污染威胁。
这种同归于尽的思维,本质是对生命的漠视。这是极端分子最大的特点。
如果俄乌冲突再不停止,人类已经不是在见证一场局部战争,而是在目睹人类文明与核灾难赛跑。
核战争没有赢家,必须在绝境中寻找和平的曙光。
美国推动俄乌停战和谈,是重要的一步。全世界也应该达成共识,防止核设施成为战争目标;
最重要的是,西方不要养虎为患,最好联手遏制乌克兰新法西斯势力。
唯有理性与克制,才能避免让欧洲成为核战争的陪葬品。
你认为国际社会应如何阻止这场“核赌局”?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关注汉唐智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