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艾草飘香。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精神生活,近日,长海路街道文化佳园社区睦邻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芳香”系列手工DIY艾草枕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大家一边动手制作艾草枕,一边学习清明习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艾草枕里藏“学问”
活动当天,社区特别邀请了“三新”老师陈老师担任指导。陈老师从清明节的起源讲起,将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娓娓道来。“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踏青、插柳、佩戴艾草的好时节。”她一边说,一边拿起一束艾草向大家介绍。
艾草是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植物,具有驱蚊、安神、助眠等功效。将其制成艾草枕,晚上枕着,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能为生活增添一份自然的芳香。不少居民凑近闻艾草的味道,直言,“确实有一股清香,闻着很舒服!”
随后,陈老师还详细讲解了艾草枕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提醒大家,艾草虽好,但填充时要注意用量和均匀度,确保枕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塞得太满会睡得不舒服,太松又容易塌,得掌握好分寸。”
巧手缝制“清香梦”
讲解结束后,居民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起来。桌上摆满了棉布、针线和提前准备好的艾草,大家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有的裁剪布料,有的填充艾草,有的穿针引线,忙得不亦乐乎。
“我这针脚是不是太密了?”“艾草要不要再铺匀一点?”……活动中,大家一边缝制,一边互相请教,陈老师也穿梭其间,手把手指导。有居民表示,“年纪大了,睡眠不好,听说艾草枕能助眠,我就想试试。自己做的东西,用着更放心!”不一会儿,一个个小巧的艾草枕初具雏形,活动现场洋溢着艾草的芳香。
传统文化“活”起来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艾草枕,成就感满满。不少人感慨,“做艾草枕不仅有趣,还能学到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文化佳园社区睦邻中心负责人表示,“芳香”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传统手工艺与节日的结合,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艾草枕虽小,却承载着大家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未来,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类似的活动,比如端午做香囊、中秋制花灯,让传统文化‘活’在居民的生活中。”
清风徐来,艾香袅袅。一只只小小的艾草枕,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健康与快乐,也让清明的文化韵味愈发浓郁。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长海路街道文化佳园社区的居民们用双手编织传统,用匠心传承文化,让古老的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字 |汤顺佳
编辑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