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军队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自2025年3月31日起取消门诊预交金,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
什么是预交金
预交金与挂号费不同,指的是患者在门诊或者办理住院之前,需要预先支付的一笔押金,以作为后续治疗费用的保障,也是公立医院传统的收费方式。
为什么取消或降低预交金
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
●取消门诊预交金,意味着患者不会因为费用的问题,延误治疗。
●降低住院预交金,意味着生病需要去住院,再也不用急着提前准备一大笔住院押金。
两个方面改革预交金管理
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限时清退患者已缴纳的门诊预交金
●持续优化门诊收费流程,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可以自愿选择支付方式。
●考虑到有些老人可能不会使用新型支付方式却可能有频繁就诊服务需求,医院也保留了为他们提供预存费用的方式。对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的复杂情形,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医疗机构也可以预收费用。
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低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
●根据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患者医保类型和报销比例等因素,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
●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权。
▶▶举个例子: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某病种过去三年平均住院费用是900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的费用是3000元,该医院向该类患者收取的预交金就不得超过3000元。
少了这些预交金,看病住院之后的结算会不会排长队
公立医疗机构将持续改进内部工作流程,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推行“一站式结算”“床旁结算”“线上结算”等便民措施。
公立医疗机构要在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今后还要逐步改进,实现24小时内结算。
文字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