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字,请所有农村老人记住!他们正在为我们的尊严拼尽全力

凌晨四点,山东菏泽的刘桂兰老人已经摸黑起床,佝偻着身子在灶台边煮粥。她每月127元的养老金,要掰成三份:70元买降压药,30元交电费,剩下的27元攒着买盐。

而在1600公里外的北京,一群白发苍苍的学者正彻夜伏案,用数据和良知为千万个“刘桂兰”争取活下去的尊严——他们不是农民,却为农民流干了眼泪;他们不图名利,只为讨回一场迟到了半个世纪的正义!

一、张翼:用“视同缴费”破解历史死结


“农民交公粮的岁月,就是最真实的社保缴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连续多年在两会上为农民呐喊。他尖锐指出:1950-2006年间,农民通过公粮、农业税和统购统销制度,向国家输送了相当于30万亿元的财富,这些贡献应被视同社保缴费年限。

2025年,他再次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每年提高20-30元,到2035年实现每月500-600元的目标。他算了一笔账:一对农村老夫妻若月领1200元,加上房前屋后种菜养鸡,就能有尊严地活着,子女的负担也将大幅减轻。

最打动人的是他那句质问:“城市职工可以视同缴费,为什么农民的真实劳动被视而不见?”

二、刘世锦:用经济数据为农民正名

“给农民发钱,就是给中国经济造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博鳌论坛上抛出一组震撼数据:若将农民养老金从200元提至1000元/月,中央财政每年需支出2万亿元,却能撬动1.2万亿GDP增长,直接拉动消费乘数效应。

他更痛陈现状:农村老人养老金仅为城镇职工的1/15,这种差距“不仅是数字,更是一代人的血泪”。他的“三步走”方案——两年内涨至400元,五年内追平城镇低保水平——让无数农民看到了希望。

三、祝宝良:让养老金成为“活命钱”

“500元不是终点,而是尊严的起点!”
国家信息中心原总经济师祝宝良,在浙江农村调研时目睹了心碎一幕:82岁的王老汉因凑不齐手术费,用农药结束生命。他连夜写下建议:立即将基础养老金提至500元/月,并建立与物价挂钩的自动调整机制

他算了一笔生存账:农村老人自种口粮,500元足够支付医药、水电和基本生活,子女也能释放消费潜力。“这不是施舍,而是对农民一生贡献的补偿!”

四、李实:用国际视野戳破“财政无力”谎言

“挪威能用石油养民,中国为何不能用土地反哺农民?”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在国际论坛上发出灵魂拷问。他对比发现:日本农民养老金是中国的16倍,挪威将石油收入的3.2%注入全民福利,而中国土地出让金十年超60万亿,农民仅获12%补偿。

他疾呼:“国有资本收益必须反哺农民!央企利润、土地增值、矿产资源,每一分都流淌着农民的血汗!”

五、郑秉文:在制度裂缝中点燃希望

“农民养老金不是恩赐,而是全民资产的红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深耕社保领域30年。他揭露残酷真相:农民养老金90%依赖财政转移,而城市职工养老金仅15%需财政补贴。他提出革命性方案:划拨国企利润的30%、土地出让金的10%注入农民养老基金

“当北京CBD的地价涨到30万/平时,当年被征地的农民还在为100元养老金挣扎,这是制度的耻辱!”

六、程玉珍:来自泥土的呐喊

“我就是农民的女儿,我知道他们的疼!”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刘寨村支书程玉珍,是唯一来自农村基层的呼吁者。她带着全村老人手写的联名信上两会,信中字字泣血:“我们种了一辈子地,现在连止痛片都买不起。”

她推动的“农村养老服务站”模式,让孤寡老人有了吃饭的地方。但她说:“一顿热饭救不了命,只有真金白银才能让老人活得像个人!”

七、陈雪萍:农民工的“护薪人”


“农民工交的养老钱,不该成为城市的嫁衣!”
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出身的陈雪萍,揭开另一个残酷现实:2.9亿农民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因户籍限制只能带走1/3,剩余4200亿元/年补贴了城市养老池。

她含泪质问:“为什么农民工流血流汗建起城市,老了却要被踢回农村?” 她提出的“全国社保一卡通”建议,正试图打破这道制度高墙。

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林至颖(华南农业大学):提出“养老金促内需”理论,证明每提高100元养老金,农村消费增长23%;

卢庆国(晨光生物):建议建立普惠性农村养老金,未参保老人每月补贴300元;

吴相君(以岭药业):推动农村互助养老,让空巢老人“抱团取暖”;

赵扬(中金研究院):用数据证明“800元养老金可激活万亿农村市场”。

他们的努力,正在改变什么?

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涨20元,1.7亿老人受益;
上海、北京率先突破1000元大关,证明“财政有能力”;
“视同缴费”写入多地试点政策,老农的工分、公粮开始折算成养老权益……
当专家们在提案上按下手印时,他们也在为我们的尊严烙下印记;
当数据变成政策时,田埂上的老人终于等来了迟到的曙光。

请记住这些名字

  • 他们不是网红,却为农民流干了眼泪;

  • 他们不图名利,只为兑现“共同富裕”的誓言;

  • 他们用学者的良心,赎买整个社会的亏欠。

转发这篇文章,让所有人看到:

  • 每一个点赞,都是压垮制度不公的最后一根稻草;

  • 每一次转发,都在缩短正义抵达的距离;

  • 现在不为农民呐喊,将来谁为我们发声?

今日,让我们用亿万次转发,筑起农民养老的尊严长城!

请转发给每一个你认识的农村老人!
他们的晚年,需要你我共同守护!

点个关注,为农民发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