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沙颍河线颍上站工程开工仪式举行,标志着引江济淮二期工程阜阳段建设迈入全面提速新阶段。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安徽现代水网骨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分一期、二期建设,旨在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为皖北地区构建了淮河、长江的“双水源”保障。我省正在实施的“让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期工程的进展情况。
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
随着施工现场工程车、挖掘机同时启动并鸣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沙颍河线阜阳颍上站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据安徽建工水利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易善春介绍,颍上站是沙颍河线上第一级提水泵站,位于沙颍河的下游。为了将下游的水输送到上游的阜阳市区以及太和、界首、临泉等产粮地区,拟新建颍上、阜阳、耿楼、杨桥4座提水泵站。
沙颍河线输水工程是引江济淮二期输水干线工程3条输水线路之一,利用颍河和泉河输水,主要供水目标为农业、工业和生态用水,供水范围为除阜南外的7个县市区,具有水资源调配、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等多项功能。
颍上站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选用4台立式混流泵,总装机7200千瓦,由引渠、清污机桥、主泵房等结构组成。
“项目创新采用泵站与河道中心线平行设计,既保障堤防安全,又实现与颍上闸枢纽的衔接。”易善春说。
阜阳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是皖北第一人口大市,同时也是皖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市,这也赋予沙颍河线输水工程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阜阳地处淮北平原,是农业大市,但水资源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发。“通过二期工程调水,可为阜阳的农田灌溉提供更稳定的水源,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水北送建管处副处长洪后兵表示。
工程建成后,阜阳将形成淮河与长江“双水源”保障格局,年增工业供水能力可满足3个百亿产业园需求,农业抗旱保灌周期缩短15天,沙颍河生态自净能力提升30%以上。
据了解,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总投资203亿元,其中阜阳市境内投资59.61亿元,包括太和界首临泉集中供水工程、沙颍河输水线路工程、颍上县杨湖分水口门工程。目前颍上县杨湖分水口门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两个工程正抢抓工期加紧施工。
三大县域将告别喝地下水
在引江济淮二期太和界首临泉集中供水工程建设现场,施工工人正在进行太和、界首调蓄池土方开挖、填筑施工以及取水口泵站钢筋安装、引水涵洞底板浇筑等,各项作业紧张有序进行。
据了解,目前阜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仍以地下水为主,辅以淮河支流(颍河、泉河)地表水。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部分区域存在水质硬度高等问题,急需长江优质水源补充。
引江济淮二期太和界首临泉集中供水工程从阜阳市境内茨淮新河取水,经取水口加压泵站提水,采用压力管道输水至太和调蓄池、界首调蓄池和八里庄水库。
据介绍,今年以来,引江济淮工程已累计向茨淮新河补水1009万余立方米,向阜阳市第四水厂供水980万余立方米,保障了阜阳城区供水,但太和、界首、临泉等地区还没有喝上引调水。
该工程新建取水口加压泵站,新建干线输水管道两支,一支向北至太和调蓄池,另一支向西供界首、临泉,管道在界首市泉阳镇附近分叉,向西北至界首调蓄池,向西南新建入库涵洞至临泉县八里庄水库,工程概算约11.92亿元。
工程建成投运后将逐步替换阜阳市境内太和、界首、临泉等地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该地区群众饮水状况,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截至目前,太和界首临泉集中供水工程取水口泵站及输水管道已完成58%,太和、界首调蓄池完成80%,加压泵站完成60%。“各项目正持续加大人员设备资源投入,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确保汛前完成茨淮大堤恢复,预计今年底工程全部完工,届时太和、临泉、界首三县(市)也将喝上引调水,完成供水地下水源替换。”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二期工程投资进度过半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工程是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标志性工程,二期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工程供水涉及皖豫两省14市57个县(市、区)。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2024年安徽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24年,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皖北6市常住人口数量为2634万人。
与一期工程沟通长江、淮河的主要建设任务不同,引江济淮二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在一期工程基础上,以城乡供水为主,结合灌溉补水,为区域应对供水安全风险、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一定程度上,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离2600多万常年生活在皖北地区的人更近、带来的好处更直接。
而最根本、最关键的一大好处就是,为皖北地区构建了淮河、长江的“双水源”保障,以此支撑皖北地区实现2600多万人告别喝地下水、城乡发展打破水资源瓶颈制约,堪称“史诗级”大跨越。
二期工程建设主要由输水干线工程、骨干供水工程构成。输水干线工程包括沙颍河线、涡河线和淮水北调扩大延伸线,利用现有河湖598.51公里,铺设管道77.3公里、箱涵1.91公里,新建鱼道一座,复建新庄水库工程,新建及重建水闸7座,新建、扩建泵站17座。
骨干供水工程包括大官塘和五水厂供水工程、合肥水源工程、阜阳市太和临泉界首供水工程、庐江水源工程(省自筹项目)等4项,以及其他新建、扩建、改造分水口门(泵站)15处。共新建、改造泵站21座,新建管线总长139.87公里,新增太和、界首两处调蓄工程。
今年以来,引江济淮二期工程锚定目标、加快施工,各项建设进度不断“刷新”。截至2月底,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7.56亿元,占二期工程总投资203.17亿元的52.94%。
据介绍,引江济淮二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释放引江济淮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农业应急抗旱、城市备用水源、河湖生态保护中的巨大潜能,为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