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被捕这件事,已经彻底引爆了菲律宾的政治矛盾,特别是随着海牙传出杜特尔特可能被临时释放的消息,小马科斯的警惕心显然已经拉满了。他深知,杜特尔特家族在军方中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而菲律宾军方历来就是动荡局势中的关键角色。为了防止局势失控,小马科斯下达了对军方的严令:“不得妄动”。


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日前宣布,他们已向国际刑事法院(ICC)提交了临时释放申请。根据ICC的规则,只要杜特尔特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他就有希望暂时恢复自由:确保出席庭审;停止对调查和证人的干扰;确保不会再次犯罪。

老杜的律师显然很乐观,一方面,杜特尔特之所以错过第一次听证会,完全是因为身体状况和年龄问题,未来继续配合审理并不成问题。另一方面,他已年满80岁,退位多年,基本不可能再有“犯罪”的可能性。如果ICC批准了这项申请,杜特尔特很可能重获自由,而这对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格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我们要注意到,杜特尔特在菲律宾仍有大批忠实支持者,特别是在南部的棉兰老岛,几乎是“一边倒”支持老杜。相比之下,马尼拉周边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这种地域上的鲜明对立,本身就蕴含着潜在的对抗风险。小马科斯显然比谁都清楚,一旦杜特尔特被释放,他的家族可能立刻振臂一呼,激起基层军警的情绪。到那时,局势的走向就不是小马科斯所能完全控制的了。

杜特尔特被捕后,菲律宾军方的表现呈现出高层与基层割裂的状态。军方高层倒是众口一词,对小马科斯政府表忠心,强调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但是基层军警的情绪却大不相同:在押送杜特尔特前往机场的过程中,不少士兵当场掩面痛哭,甚至需要老杜反过来安慰他们,“别难过”。


这种场面说明杜特尔特在军警系统中依然有相当高的威望,事实上,这种情绪很快就反映在了行动上。最近几天,菲律宾军警系统传出了一波辞职潮,虽然军方否认这种传闻,但即便是谣言,也足以证明当前局势的敏感性。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当年老马科斯的倒台,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军方高层的反水,而如今,中低层军警对杜特尔特的感情显然与高层有别,一旦这些人情绪失控,甚至被杜特尔特家族进一步煽动,小马科斯政府很可能面临一场内部动荡。

面对日益复杂的局势,小马科斯也迅速采取了行动。他对军方下达了封口令,并明确要求军队保持中立、不得干预杜特尔特的案件处理。这一举动虽然看似果断,但其实也暴露了小马科斯的担忧:他担心军方中那些对杜特尔特心存同情的官兵,会成为反对他的潜在力量。

举个例子,在参议院最新一轮听证会上,身在荷兰的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之女)公开通过网络质问军方:“为何眼睁睁看着杜特尔特被带走?”虽然莎拉在军方中并无根基,但她的这番话,显然是在试图煽动基层士兵对小马科斯的不满。而总统府则迅速作出回应,重申军队“只对国家负责,而不是为杜特尔特家族服务”,小马科斯这番话摆明了态度,但基层军警是否买账,就难以确定了。


此外,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小马科斯对所有相关人员下达了封口令,在听证会上,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集体保持沉默,拒绝透露政府为何配合国际刑警抓捕杜特尔特。这种沉默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让外界更加怀疑,小马科斯此举是否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菲律宾军方历来在政治博弈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变”在菲律宾历史上并不罕见,从小规模闹事到带有明确政治诉求的大规模动乱,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对国家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他曾公开表示自己“粉碎过几次政变图谋”,如今,这样的压力轮到了小马科斯身上。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杜特尔特家族认定小马科斯要“赶尽杀绝”,他们必然会用尽一切手段,争取军方的支持。而小马科斯如今严令军方“不得妄动”,显然是吸取了老马科斯倒台的教训。军方的态度,将直接决定菲律宾未来政局的走向。

未来局势会如何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点:杜特尔特是否获释,以及军方的真实立场。如果小马科斯无法及时平息内部矛盾,菲律宾的政局可能会迎来又一次重大洗牌。【战旗团队创作,文责自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