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让大家最关注国际大事,莫过于中东局势。因为俄乌局势打得太久了,大家伙都麻木了。反而中东的胡塞武装,更加让网友兴奋与好奇。世界这么大居然没一个国家敢明目张胆的与美国对抗,反而是中东也门的一支武装劲旅,敢与美国“掰手腕”,这是让大家兴奋的,而好奇的是胡塞武装凭什么?敢与世界第一强国为敌,哪来的勇气?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也难怪胡塞武装这么厉害。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亲口承认曾赴华留学。近日环球杂志前总编在参加国际会议时,遇到了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向叶海亚求证了是否在中国学习过,叶海亚毫不犹疑的做出了肯定的答复。从这点看;胡塞武装确实是吸收了中国兵法的一些精髓。
胡塞武装的游击战术,令美军的轰炸效果收获甚微。从游击战术到这种不对等对抗,从战略牵制到体系化作战,胡塞武装的表现似乎暗合东方战争哲学精髓,看来这绝非是巧合,胡塞武装以独特的作战方式,在与美军的对决中是屡屡创造奇迹,胡塞武装手中的武器并非像美军那样,拥有造价高昂的先进装备,数千美元的无人机还有廉价的导弹最为杀手锏。
看似简陋的武器,让美军陷入了极为尴尬的消耗战。为了截获胡塞武装的攻击,美军不得不消耗百万美元的标准防空导弹,这种鲜明的对比就好比蚂蚁啃大象,胡塞武装凭着极小的成本,不断地给老美制造麻烦,逐渐将军事对抗转化成一场战略消耗,从经济学来看胡塞武装这种战术,完美地诠释了孙子兵法中胜敌而益强的思想。
胡塞武装通过巧妙的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成功的给强大的对手制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每一次美军发射昂贵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都是在为胡塞武装的战术买单,这种战术不但让美国在军事上疲于应对,更是在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逐渐削弱了美军的战争潜力,早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便提出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游击思想。
强调的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避免与敌人进行正面的硬碰硬的对抗,胡塞武装在实战中,同样将这一思想发挥的是淋漓尽致。依托也门山地地形将导弹阵地分散部署,让敌人难以有效地进行还击,还利用民船做掩护,实施突袭对手防不胜防。胡塞武装在红海的军事行动,犹如在全球地缘政治棋盘局落下了一枚关键的棋子,产生了深远的支点效应。
胡塞武装通过封锁曼德海峡,成功控制了全球12%的贸易航线咽喉要道,这一战略举措迫使众多商船不得不绕行非洲,从而导致每月造成数亿美元的经济支撑,这种以点控面的策略让欧美苦不堪言,从无人机群蜂战术到红海航道封锁策略,胡塞武装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对美军的战略牵制,对在红海的美军来说面对的不仅是武装组织,更是融入了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战争哲学。
究竟是谁在定义未来战争的格局,答案或许就藏在红海硝烟与东方智慧的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