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什哈巴德举行的第20届欧盟与中亚国家外长会议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明确表态,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立场不会改变。
这位外交官坦言,虽然制裁严重冲击了中亚国家经济,但欧盟仍将严防通过中亚地区规避制裁的行为。据俄媒RBC报道,卡拉斯特别指出:"目前已实施16轮对俄制裁方案,第17轮方案正在酝酿中。"这些措施旨在削弱俄罗斯军事实力,迫使俄方终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制裁引发连锁反应
卡拉斯承认,制裁不仅打击了俄罗斯经济,更导致中亚国家陷入困境——原有物流和金融链条断裂,地区经济遭受重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虽表态配合制裁,实则陷入两难:既要维持与俄罗斯的传统贸易,又需避免遭受西方连带制裁。
中亚国家被迫转型
面对制裁冲击,中亚各国正积极寻求出路:
- 加速经济多元化,开拓新市场
- 构建替代性物流通道
- 强化内部经济造血能力
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该国已公开承诺不会成为俄罗斯规避制裁的中转站。其他中亚国家也相继表态支持对俄限制措施。
欧盟强硬立场
欧盟坚持将制裁进行到底,要求以布鲁塞尔和华盛顿设定的条件结束乌克兰危机。卡拉斯特别警告:"绝不允许俄企利用中亚地区绕开制裁",并敦促中亚国家配合监管。
当前,中亚各国正努力在维护经济利益与履行国际义务间寻找平衡点。专家指出,这场制裁风暴倒逼中亚国家加速经济改革,但如何既保持经济稳定又不卷入制裁规避游戏,仍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
您的点赞、支持、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