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岁月里,作为贯穿南北的“黄金水道”,大运河不仅承载和创造了诸多财富,更一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

最近,中央电视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爱奇艺、启蒙影业、江苏文投共同出品,赵冬苓担纲编剧、姚晓峰担纲总导演的运河文化年代剧《北上》保留了原著关注小人物与时代变迁的厚重底色,同时聚焦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故事,将宏大历史文化融入平凡生活图景,展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从开播到收官,引发了全域全年龄段观众的热烈追捧。


图源:《北上》官微

幕后操盘手启蒙影业,延续了对市场节奏和观众心理的精准拿捏。开辟运河文化IP孵化赛道,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的同时,为国剧市场注入新血,拓宽了年代剧的叙事表达边界。

01

小人物的命运史

治愈系故事“妙不可言”

秉持“一城一河一精神”的叙事闭环,电视剧《北上》巧妙地将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情感共鸣,实现主流价值观与青春语态的双向抵达。


图源:《北上》官微

开播后,《北上》德塔文景气指数迅速破2,最高景气值达2.227,持续领跑当前年代剧市场。


图源:德塔文科技

《北上》同步登陆CCTV-1黄金强档、爱奇艺,3月15日起,江苏卫视1.5轮跟播,台网端成绩不容小觑。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北上》在近三年(2023-2025年)全国卫视频道首播黄金档剧集中,首周收视率排名第一。剧目集均收视率3.823%,收视份额15.454%。随后亦始终位列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TOP1,在播表现强劲。


图源:《北上》官微

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也掀起了《北上》的追剧热潮。笑泪碰撞,#北上是现实主义的一面镜子# #北上不语只是一味共鸣搞群像# #北上拍出人性与挣扎# #北上的船也可以回家# #北上 一镜到底# #北上 江苏旅游# #北上后劲好大# 等热搜词条引发热议,便可窥见一二。

《北上》是一扇窗口,窥见人生百态。编剧赵冬苓以大运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变迁为载体,以洪淮市六位“花街”运河少年的成长视角切入,小中见大牵引出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以及他们在多元可能性下的社会进化中,寻找真实自我和生存意义的浮沉经历。


图源:《北上》官微

外表看似大大咧咧、实则内心细腻的“花街小太阳”夏凤华,重情重义、很有经商头脑的“点子王”谢望和,青春期的纯粹与成年后的破碎融为一体的“捣蛋仔”邵星池,稳重可靠、深受朋友们信赖的“暖男学霸”周海阔,敏感又坚韧的马思艺和清秀寡言的陈睿,他们或离家北上、或经历东奔西走后又在花街重新聚首,每个人最终寻回了自我价值……《北上》里形形色色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出关乎理想与现实的突围与和解。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北上》——就是“妙不可言”,既有人文质感、烟火气息、时代风云,同时创作者还聚焦群像人物的关系建构,勾勒出互补又互融的情感羁绊关系网,借力阐释平凡生活中的非凡意义。人物塑造在其间的作用,至关重要。


图源:《北上》官微

仔细看剧会发现,尽管《北上》呈现出一种日常化书写的创作倾向,却从不缺少思考人生、人性的深度。整部剧以千年运河为依托,将大时代寓于小人物,以小故事凸显大情怀,在运河畔三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之中,融炼出大仁大义、大情大爱、大诚大信的情怀与境界,在以小见大中追求精神高度与艺术价值。

不管是马奶奶生病全院着急,先“骗”她去医院好好做检查,然后又找时间掐表演练,以此来应对老人家突然病发的紧急情况;还是蜜蜂召开新闻发布会,谢望和就何天明意外离世一事诚挚道歉,并揽下所有责任;抑或是夏凤华决定离开北京,临走前为华子快递的员工们安排好出路。


图源:《北上》官微

以百年运河历史为背景,流畅叙述中带有写意色彩的治愈系故事,以及饱满鲜明的人物群像,成为《北上》能立在观众心目中的“四梁八柱”,它的味道经得起细细品味。

根据德塔文监测显示,首播期《北上》的网络舆情讨论热词多集中于“大运河故事好看”、“喜欢友情和事业线”、“推荐好的年代剧”、“现实”和“细节”,真实且细腻地映照出当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轨迹,映照出社会变迁的发展脉络,引发追剧观众的强共情、强共鸣。


图源:德塔文科技

02

落地描摹大运河精神图谱

文化传承触达全年龄段观众

播出期间,《北上》的受众年龄虽多集中于31-40岁,但相较于一般年代剧,在18-23岁年龄段收获了较高偏好度。涉及地域分布,该剧在各线级城市均有不少粉丝关注,尤其是在上浮市场偏好度较高。



图源:德塔文科技

据观察,品质剧《北上》之所以能够打破时间或空间的隔膜,触达全域全年龄段观众,源于作品对历史脉搏的精妙捕捉、对运河文化的鲜活挖掘,以及常看常新的时代精神频谱对普通观众的感染。

岁月更迭,运河畔三代人用守望、互助精神浇筑烟火人生,运河血脉始终激荡着永不停息的奋斗诗篇。以“船老大”谢天成为代表的老一辈运河人,诸如为还清邻居们买船入股的资金,梁海泓学开大货车赚钱,主动带领谢家走出困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谢天成最后一次给大家分红,不够分自己没留其他人都不同意。面对千年不改的河道,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坚守着传统与尊严。


图源:《北上》官微

新时期的运河儿女,亦锐意进取。就像夏凤华敢想敢拼,身为独当一面的创业者,北漂六年能够把华子快递做大做强;谢望和战略部署、邵星池扫街、周海阔测试系统,花街三兄弟齐聚蜜蜂“合体”搞事业;市里决定停止沉船挖掘项目,陈睿向妈妈申请把研究工作交给他等等。在时代浪潮中不断求新求变,实现着个体生命的华丽蜕变。


图源:《北上》官微

烟火人家与万千繁华,都由运河一一挽起。一条沉船勾连出百年秘辛,三代人接力破解运河密码,新旧碰撞的火花里,六位花街少年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根”。

伴随着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上”的年轻人们,借着运河申遗成功的契机,毅然决定回到花街、反哺运河。

国家、历史本来就是由一个个分散的个体、片段构成,而每一个个体既依托家庭也联结着社会。《北上》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汇流一体,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宏大愿景达成了同频共振。


图源:《北上》官微

可以说,《北上》主要登场人物不仅仅是被运河精神赋予了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更透射出包含克己、仁爱和尊老爱幼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的传帮带作用。

一条大运河,它在家长里短中不断强化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原来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而在升腾着烟火气的早餐摊、荡漾着红绸的婚船、浸润着汗水的雕刀之中。大运河文化、前沿时代精神与个体生命成长历程的有机融合,拓宽了叙事表达边界与人文思想深度。


图源:《北上》官微

此外,剧中还适时融入了评话、竹雕、昆曲、苏绣和长鱼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以及漕运等历史元素,《北上》的文化表达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植于人物的日常生活之中。

对比剧集播出前后期,抖音关键词“大运河”的平均搜索指数增势明显,亦是《北上》利用影视语言活化非遗资源,将我们的传统文化表达真正融入观众生活的有力证明。


图源:德塔文科技

从《北上》传播方向强度占比的统计结果来看,运河文化传播占比15.01%和传统文化传播占比14.41%,还有小红书剧集主话题之下,多是对运河发展、时代变迁的讨论可知,《北上》用文化传承留住观众,是为又一佐证。


图源:德塔文科技

更有总导演姚晓峰带领幕后团队,最大限度地通过视觉形象将运河元素放大,准确还原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将广大观众带入情境之中,体会到运河文化的深厚魅力。


图源:《北上》官微

从每一件细微的道具设计到宏观建筑,都一气呵成,从运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到对出场人物的特写刻画。剧集影像风格从胶片质感到数码DV再到全数字化,并辅之以追星、游戏、音乐、互联网等元素,《北上》对90后青春记忆的解码,可谓用心至极。

综上,热播剧《北上》取得的收视、口碑和热度成绩,助力跨界文旅强强联动。其中,助推江苏文化经济共振,被评价为“正在重新定义影视IP的价值边界”。

03

口碑、市场“双丰收”背后

启蒙影业的破圈创作心法

必须要提到的是,拿《北上》18-23岁、24-30岁的受众占比与2024年下半年年代剧的18-23岁、24-30岁受众占比作比较可知,群像叙事的生动描摹、中国文化密码价值与意义的传承,高效回收了年代剧市场的“下沉观众”;加之通篇采用契合年轻人情感情绪的关联表达,《北上》在实现了类型剧受众巩固的基础上,最终赢得了全域全年龄段观众的青睐。


图源:德塔文科技

目前,《北上》豆瓣评分7.3。《北上》圆满收官,收视与口碑“双丰收”,深究背后原因,是启蒙影业顺应市场潮流,巧用年轻化、共情化叙事包裹文化传承命题的具象化;是致力描绘民生、民事、民情,用细节、用内涵留住了广大观众;是争做时代精神切片的同时,对现实题材创新创作的积极探索。


图源:豆瓣

时间往前推移,作为集剧本孵化、项目制作、发行为一体,公司自上而下形成全产业链闭环生态的影视中坚力量,启蒙影业近两年凭借一以贯之的特有温暖表达,为行业不断输送新鲜活力与惊喜。


图源:德塔文科技

豆瓣评分7.8、德塔文景气峰值2.629的《追风者》,依托金融视角的创新突破口,落地呈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青春语态谱写大时代风云激荡,传递的是热血成长与救国护民的正向价值观念,荣登2024德塔文电视剧景气指数TOP7;而豆瓣评分7.1、德塔文景气峰值2.020的《微暗之火》,结合文艺风格,建构破类型化的悬疑剧新叙事,将时代性与现实性深度联结,其文艺属性与时代特质具备行业参考价值。

从民国金融谍战,到文艺悬疑爱情,再到运河文化,启蒙影业始终坚定选择兼具文学厚度与社会价值的影视项目,逐渐筑起差异化竞争壁垒。《北上》《微暗之火》《追风者》在口碑与市场维度达成双重价值共振,标记着公司从品质坚守到长效创作体系成型的进阶之路——不追求瞬时爆破的流量,而是潜心在现实题材深挖、叙事美学探索等维度完成层层递进的创作进阶,印证了优质内容可持续生长的行业范式。

03

结语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有态度亦有温度的“央视严选”剧《北上》,在前进摸索当中找到了年代意蕴和青春化表达的弥合点,用地道的中国大运河文化诠释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既为年代剧开辟了全新的内容场域,又填补了如今影视行业运河文化题材的创作空白。而这一切,背后的出品方之一启蒙影业功不可没。

撰稿:大福

责编:胡胡

德塔文科技诚聘兼职记者:须擅长影视行业数据分析稿件,请携简历及过往作品,发送至zhangqing@datawinteam.com。

近期市场盘点与精品文章


德塔文科技

舆情数据监测|赛道竞争扫描

项目评估服务|宣传策略咨询

官方微博@德塔文影视观察

版权声明:德塔文影视观察媒体号致力于发布原创影视数据解读与影视市场观察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与作者,公众号申请转载请在文末留言。德塔文榜单算法设计、版面设计及公众号原创内容版权皆属德塔文科技所有,请勿盗版,盗版必究。德塔文科技所有,请勿盗版,盗版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