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态度影响着孩子,而父母的态度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段时间我曾觉得考出好成绩就证明孩子足够优秀。因为那段时间经常听周围家长讨论孩子的成绩。尤其羡慕那些能自主学习的孩子家长。

听得多了,回家看到自家孩子不学习就很生气。忍不住想吼孩子:几点了,还不学习?

然而成绩并不是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决定性因素。想想那些学习成绩很好,但最后跳楼的孩子,我忍不住害怕。



我也在问自己,孩子什么样,我才会觉得优秀?我想如何培养孩子?那是他想要的人生吗?在孩子还没有明确目标时,从家长角度,我觉得下面三点当放最前面。

首先得三观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童三观的培养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影响其一生的重要因素。

它决定了孩子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如何定位自己的价值。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5-9岁是开始构建对世界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始,家长就要关注如何培养孩子拥有正确的三观。

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关键。比如家长诚实守信,孩子说谎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引导孩子感恩孝顺、互助分享、有责任感、生活独立、看待事情有批判性思维、积极面对生活、避免与他人物质攀比等。

不要让孩子满足于安逸的舒适圈,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学习上的挑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打开人生的维度。



其次是能养活自己。

成绩好当然好,但是能养活自己更是生存的能力。别让孩子一直依赖父母,一旦父母不在,孩子就成了没人管的巨婴

信任是孩子自主的起点,家长懂得放手,孩子才能获得试错的机会。就如教孩子掌握做饭的能力,比日日给孩子做好饭菜更重要!

育儿专家建议,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因此,家长要学会“变懒”、“放手”、“给孩子创造成长的机会”允许孩子出现错误,并鼓励孩子总结经验,调整好心态再来一次!

让孩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最后是孩子喜欢的人生。

孩子的人生,应该由孩子自己掌握。

从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带什么的选择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延伸到未来更大的人生决策

怎么培养孩子的决策力?

除了让孩子决定自己的日常生活,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如选择旅游目的地、参与家庭预算的制定等。通过这些实践,让孩子学会权衡利弊、考虑后果,成为生活的引导者。

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票否决”孩子的想法,而是应该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给予合理的建议。

因此,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他们拥有正确的三观、让他们成为独立的个体,并知道自己的喜好和梦想,愿意为它们努力奋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