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报道,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立足网络安全专业视角,坚持科学、客观原则,根据全球网络安全厂商、研究机构和学者等披露的调查分析研究成果,编制《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11个章节,详细披露美情报机构不遗余力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和通讯体系,构建全方位的攻击渗透能力,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大规模、长时间的监听窃密行动,严重危害全球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报告的最后几篇重点揭示了美情报机构如何通过“金色极光”行动,收集全球约70%的GSM/UMTS手机网络技术参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5月,NSA已获取全球701个网络中985个中的约70%的技术信息,涵盖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和法国等众多国家。通过整合公开数据与非公开的国际漫游文件(IR.21),情报机构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全球技术参数数据库,为未来实施精准漏洞攻击提供了坚实基础。


美国窃听机构(资料图)

美方情报机构长期以来利用SIM卡制造商的安全漏洞,直接渗透供应链,使SIM卡变成窃密工具。同时,会针对固件和操作系统的后门。有不了解固件的,它是一种嵌入在硬件装置中的软件,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手机的“大脑指令”。它是手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一旦被操控,整个设备都可能被远程控制。而操作系统的底层代码更是他们觊觎的目标,不管是Android、iOS都没能逃开。另外还有,数据接口窃取:无论是充电数据线、无线网络,还是蓝牙、蜂窝网络、GPS,美国的监听网络无孔不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表态,称“美方滥用其在信息技术和产供链上游的垄断优势,通过预设后门、植入木马等手段,对全球手机用户实施大规模恶意网络活动”,并敦促美国马上停止利用全球供应链实施窃密行为。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国际舆论震动,不仅因为其披露的监听手段之全面、持续时间之长远超“棱镜门”,更因为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家级行业联盟的名义,联合全球专业力量对美国网络霸权发起正面挑战。


美国窃听机构(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揭露出,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通过供应链和移动运营商实施网络攻击的国家。多年来,美方惯于在供应链安全问题上“贼喊捉贼”,操弄双重标准,不遗余力炒作所谓“5G供应链安全问题”,同时却在自己国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或设备供应商配合下,在全球信息设备产品中预设后门,服务于自身网络攻击行为。相信这份报告有助于国际社会认清美国的真实面目。

喜欢监听,无非就是安全感不够。尽管美国在军事、经济处于世界前列,但美国依旧放心不下。美国是全球窃听的“惯犯”,连它的盟友都不放心。自己养的“恶犬”,美国仍是一个都不信任。美国对德国等盟友的网络窃密活动持续不断,通过法律手段迫使科技公司交出用户数据,实现全球范围的监控。当年奥巴马为美国监听行为辩护的理由是“你不能在拥有100%安全的情况下同时拥有100%隐私、100%便利。”


苹果数码产品(资料图)

事实上,美国对于全球范围的监视、监听以及网络攻击,从来都有。2023年9月,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在西北工业大学遭受网络攻击时,成功抓到了幕后黑手。

在网络交锋中,中方提取了名为“二次约会”的间谍软件样本。而该软件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网络“间谍”武器,在遍布全球多国的上千台网络设备中潜藏隐秘运行。然而还有更细思极恐的,早在2009年开始,华为就遭受到了持续的监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