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行为与主张也是受到了多人的追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我们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领袖,其思想渊源也受到了胡适新文化运动影响,毛主席很是仰慕胡适的主张,经常听胡适先生的讲座。



还时不时的与胡适讨论问题,时间一久,胡适对毛泽东印象很深,他们两个的年龄相差不多,渐渐的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情谊。

然而,胡适做了什么事,让曾经的昔日好友毛主席对其感到失望。



1. 师生关系

胡适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之中,富足的生活让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胡适不仅熟读中国古代经典,还学习了阅读西方文学的方法。

之后的胡适进行出国留学,拜在了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门下,学习了他的实用主义思想,回国后便在北大任教,试图将实用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此时的毛主席已经在革命之中小有名气,准备出国留学的他因为一些主观原因留在了北京,经过老师的推荐,来到了北大图书馆工作。

此时的胡适正在推动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初入北大的毛泽东,对胡适充满了敬仰,他不仅抽空去旁听胡适的课。



还同萧三等人经杨昌济介绍,专程拜访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题,甚至以新民学会在京会友的名义,请胡适做报告、解答问题。

这一时期,毛泽东视胡适为学习的榜样,在思想和学术上受到了胡适的诸多影响,毛主席非常喜欢胡适不同于传统的思考方式和他对待科学的态度。



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毛泽东还阅读了大量的李大钊的作品,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再加上每天听胡适先生的讲座,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1919年,毛泽东回湖南前夕,专程拜访胡适,希望争取他对湖南学生斗争的支持,胡适欣然应允。



同年7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并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对其给予高度评价。

称该文“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实是现今一篇重要文字”,胡适的赞扬,对年轻的毛泽东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也让《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1920年初,毛泽东在北京酝酿筹备湖南“工读互助团”,再次向胡适求教办学目的与计划。之后,毛泽东依据胡适“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

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并请胡适审定改正。胡适在章程上提出许多具体意见和办法,毛泽东采纳了这些宝贵建议,可见他对胡适意见的重视。



2. 出现分歧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毛主席就组织青年参加了这次运动,秉着对胡适先生的敬重之情,毛主席就想让胡适对本次学生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

胡适并没有正面回复毛主席的请求,私下的胡适认为青年应该在研究问题上面花费精力,而不是积极的参加革命,显然,胡适对这场运动持有不满的态度。



抗日战争的结束,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进行了较量,虽然胡适先生并没有加入其中,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依旧关注着国际上大事。

联合国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想争取在联合国的一些权力,于是国民党派遣胡适前去,共产党派遣董必武参加。



联合国会议结束后,董必武就找上胡适先生谈话,胡适也是没有拒绝,他们就找了个当地的餐厅坐下来进行了简单的聊天。

聊天表面上是非常的和谐,实际上是暗潮涌动,董必武先开口说道:“胡适先生,共产党需要您的支持,”此时的董必武等待着胡适的回答。



胡适听后也是微微一笑,他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喝了口水,然后才说道:“我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非常反对暴力进行过度。”

董必武不死心的继续追问道:“胡先生,难道您就不想看到中国进行真正的变革吗?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胡适缓缓说道:“我主张的是一个和平的方式,并不想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武装斗争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两人聊到这里也没必要继续聊下去了,胡适先生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其说话的态度是不会帮助我党的,结束聊天后,董必武就将与其之间的谈话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后也是楞了几秒中,说道:“他还是没看透这个时代啊,”想必是对曾经新文化运动的主推手感到惋惜。

3. 彻底失望

突然的某一天,身处美国纽约的胡适看到了来自国内的一份报纸,其中的内容是说国民党身份的傅斯年参观延安的所思所感。



这两个人都是胡适先生的学生,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政台上有名的人物,而自己此时还在美国没有任何成就。

想到这里,胡适先生顿时感到一丝的失落感,他也知道毛泽东的想法,就是要进行武装夺取政权,正是胡适最反感的。



于是,胡适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内容就四个字“放弃武力,”毛主席看到这几个大字,想都不用想直接将其丢在了一边。

胡适还在等待着毛主席的回信,殊不知自己的信件已经石沉大海,从那以后,毛主席再也没有谈论过胡适先生。



解放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毫无疑问的是共产党胜利了,此时的胡适已经年事已高,但他依旧站在自己的观点之上,试图继续唤醒那些人们。

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倒台,许多国民党官员已经准备好钱财南下,此时的中共向胡适先生发来一张邀请信。



想邀请胡适来担任北京市图书馆的馆长,胡适紧紧的攥着这封信件,不止如何是好,难道曾经自己所坚持的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胡适接受了这封邀请信,那他之前坚持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而自己就默认了共产党是对的,高傲的胡适拒绝了邀请,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台湾的路。



胡适一人走在大街上,回想起之前劝告毛主席的信件,顿时感觉自己就是个笑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