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番号和代号有何不同?能公开的5位数代号有何讲究,之前为何还有3位和4位数代号?
部队番号是部队的正式编制名称,体现了军种、性质和序号,以及级别等要素,例如“陆军第71集团军第某某旅”。它属于军事机密,仅限在内部使用,同时具有历史传承性,承载了部队荣誉,一般不会轻易变更。
仅在战争重创、裁军整编等重大调整时才会进行调整或取消。而解放军现行的编制番号则属于军事机密,虽然2016年军改后,陆军集团军级番号如第71集团军、第72集团军等可对外公开,但旅营等单位仍使用代号。这既展示军队透明度,又保留了核心编制信息的保密性。
相比之下代号是为隐蔽番号而设置的数字代称,例如“53300部队”等,主要用于对外通信和公开活动,以及媒体报道等方面。代号不涉及具体编制信息,因此不属于保密范畴,干部士兵都可公开使用。例如士兵与家人通信时,便需使用代号地址,而不能使用具体番号。
而这主要是由保密性差异造成的,番号直接暴露部队的编制结构、隶属关系和作战能力,若公开可能被敌方用于分析军事部署,威胁国家安全。而代号仅以数字组合代替真实名称,且可根据任务、驻地或保密需求频繁变更,因此对外公开风险较低。
自建国以来我军番号长期保密,对外统一使用代号,例如原陆军第38集团军,因抗美援朝战功获得“万岁军”荣誉称号,并成为著名的一支部队。但其内部番号依然为重要军事机密,对外曾一度使用66336部队的代号。
不过我军部队的代号也并非一直都是5位数字,早期主要使用的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从1950年代至1975年,部分单位使用三位数,如空军507部队、总字190部队等。当然也有使用四位数的,如著名的中央警卫团就曾代号“8341部队”。
但随着1975年我军全面推行五位数代号体系,解放军开始逐步统一采用五位阿拉伯数字的代号,例如“35233部队”等。代号由总参谋部统一编拟,并且定期更换以增强保密性,启用后像中央警卫团的原代号“8341”也相应停用,并更改为新的5位数代号。期间在1996年,部分陆军乙种师改为武警机动部队,还一度启用了四位数代号。
但新世纪以后,全军五位数代号一直沿用至今。而部队代号本身无实际意义,仅为随机或按区域编制的唯一标识,确保敌对方无法通过编号推测部队编制。
当然之前会有一些说法,如前两位代表所属大单位,总参部队以“57”“58”开头,海军以“37”“38”开头,沈阳军区是81开头,广州军区是53开头等。
但实际上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就空军而言1975年后采用“39”开头,1985年又改为“86”开头,1998年后为“93、94”开头。
事实上即便前两位编号也一直在变,就更别说后序编号根本无法推断出任何信息。而这也正是代号的意义,如果随意被外界分析对应,那就失去了代号的存在价值。
而之所以后来要增加编号位数,主要就是因部队规模扩大需扩展编号范围,同时五位数体系更便于统一管理及隐蔽信息。
看了我军部队代号的发展,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人民网,解读中国公开集团军番号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3-01/26/content_1191470.htm
中国日报网,“8341”部队代号之谜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2-06/04/content_15471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