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浦东康桥亲和源老年公寓活动室,30位老年人在专业太极教练的带领下,正在习练着太极拳、八段锦,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这一幕,其实已经是浦东各个养老机构三年来常见的场景,这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新区代表处携手浦东新区太极拳协会开展的“太极助老,暖心相伴”公益太极拳活动,将专业师资力量送入养老机构,搭建“太极助老”平台,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浦东新区太极拳协会秘书长郭小普介绍,太极拳运动非常适合老年群体习练,既有利于调节老年人四肢的协调能力,也会对老年人的脏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在大多养老机构的老人,基本上都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尤其是一些行动困难的老人,要么卧床、要么坐轮椅,活动量极少,特别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上海正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毕竟这关乎着生活品质。”郭小普表示,每次和养老机构的老人交流时,他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老人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所以我们就想把好的运动锻炼项目例如太极拳送到养老机构里,让老年人借助太极拳让身心变得更健康。”


前些年浦东新区太极拳协会就曾在社区推广适合老年人的太极拳公益课程,2022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新区代表处在落实新的公益助老项目时,和浦东新区太极拳协会一拍即合,合作推出了“太极助老,暖心相伴”公益太极拳活动,把专业课程送进了日托、睦邻点、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目前送课范围已经覆盖浦东全部36个街镇。据悉,针对养老机构内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协会专门对公益太极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改良,设计了一套颈、肩、腰、腿健身功法,并加入运动康复、导引吐纳、情绪梳理等元素,让参与的老年人用正确的姿势调理身体机能,舒缓心情。“我们的课程不要求老人做的动作特别规范,只要他们按照各自的身体状况来完成抬手、迈步、下蹲等一系列动作,就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加入了发声的练习,让他们借此调节呼吸、舒缓情绪。”


针对坐轮椅的不适合长期站立的长者,公益课也专门设计了适合他们的练习方式,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参与,通过运动量相对较小的练习,就能舒筋活络、调和气血。90多岁的张老伯前些年摔了一跤,出行需要依靠轮椅,平时运动就是做点手指操。“有了这个‘坐式’太极拳,我自己也可以跟着练习,感觉效果挺不错,也不觉得累。”

今年83岁的钱阿姨,20世纪80年代就曾学过太极拳,但骨折后就不再打了。少了太极拳的陪伴,她觉得自己精神状态也变得很差,直到三年前她所住的亲和源老年公寓里引入了太极拳公益课程。“一听说有太极拳、八段锦的课程,我马上就报名了,他们这个课程是经过改良的,我现在练起来很放心。”钱阿姨说,自己现在生活无忧,最重视的就是身体健康,“现在重新练起太极拳,每天都会打几次,不但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心情也变更好了。”


郭小普告诉新民晚报记者,未来“太极助老,暖心相伴”慈善公益项目将会送进更多养老机构及社区,“把健康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送到更多老年人的身边,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身心健康,享受更好质量的老年生活。”

原标题:《专业教练送公益课上门,浦东有这样一个“太极助老”平台》

栏目编辑:华心怡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李元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