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哈尔滨的海葬名额最近可谓炙手可热,清明前四场集体海葬活动刚一官宣,名额就秒被抢光,甚至有家庭提前一年排队抢号。这事儿看起来有点矛盾,因为海葬被宣传为环保又省钱的选择,可实际操作中却因为加人加骨灰要额外收费,被质疑是太过烧钱,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会不会不环保?
为何都来抢海葬
今年3月,哈尔滨启动赴大连的集体海葬活动,清明前后四场安排得很紧凑,结果开抢当天就爆满,最后只剩零星的捡漏名额。
这还不是最让人吃惊的,更有甚者,最早预约的家庭已经等待了一年。提及原因,竟是家里的老人临终前就念叨着要海葬,等这一年就是想圆个遗愿。
海葬的开销包含很多
不过,这海葬的平价套餐倒是不贵,每户2000元,包含两位家属的交通费、租船费、环保降解罐和骨灰撒海仪式,黑龙江省户籍还能领1000元补贴,实际只花1000元左右。
对比传统墓地动辄数万元的价格,这简直像白菜价。这钱花得比买墓地少,还能让逝者住进海景房。
但细看规则,就会发现远非想象中这么简单,有不少隐藏费用,比如多带一个人登船要加200元,每加一份骨灰收150元,代撒骨灰服务每份800元。
很多人原本想给父母双亲都办海葬,结果光加骨灰就得多花300元,再加上代撒服务费,总费用快赶上普通墓地了。也有人质疑,既然松花江是饮用水源地不能撒骨灰,那为什么不选省内其他海域?非得折腾到大连去,这路费食宿又是一笔开销。
其实,哈尔滨选择大连作为海葬地点是经过科学考量的。活动方专门在大连黄海外海指定区域抛撒骨灰,那里有洋流帮助降解罐自然分解,既避开生态保护红线,又确保不会污染海洋。
工作人员解释:“松花江是母亲河,我们实在舍不得破坏它的水源。”这种环保诚意,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海葬的“隐性成本”,那就是生态保护不是免费的,需要技术和场地投入。
海葬凭何火出圈?
再来说说这海葬为什么突然火出圈,除了政策补贴,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变。哈尔滨自2016年起推行海葬补贴,累计发放了162万元,直接拉低了参与门槛。
并且,精神安葬这一理念正逐渐被更多家庭所接纳。很多人认为,骨灰撒进大海,以后不用年年跑墓地,对着大海进行悼念,感觉他们就在身边。这种豁达的生死观,让海葬从冷门选择,变得十分具有性价比。
当然,争议声也没停过,很多人担心会不会污染食物链,对此,活动方回应称,骨灰经过高温焚烧处理,无毒无害,加上降解罐和科学选址,完全符合环保标准。数据显示,16年来已有3030份骨灰融入大海,没有发生过环境污染事件。
并且,精神安葬这一理念正逐渐被更多家庭所接纳。从2023年起服务内容更改,全年常态化举办,家属还能灵活选择参加时间。甚至推出了“代撒服务”,让无法到场的家属也能完成心愿,虽然每份收费800元,但省去了长途奔波的辛苦。
海葬或许是一种折中的智慧,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与自然共生,既是逝者的解脱,也是生者的释怀。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引用资料: [1]哈尔滨启动赴大连集体海葬活动:每户收费2000元补贴1000元 极目新闻 2025年0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