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他们说打工仔回来时,总要开一辆闪亮的轿车,戴一块金灿灿的表,才能证明这些年没有白费。

我站在村口,身上的旧衣裳和背上的破包,在风中瑟瑟发抖。

大哥的眼神像刀子一样刺来:“这么多年,就混了这么点出息?”

我低下头,不语。

那一刻,但我没有掏出来。

我在等,等一个值得我掏出存折的人。

1

我叫雷鸣庆,今年三十二岁。八年前,我离开了这个贫瘠的山村,只带着一个破旧的行李包和五百块钱。

那时候,我家里穷得叮当响。

父母早逝,大哥雷鸣轩,比我大五岁;弟弟雷鸣宇,比我小三岁。

大哥一直看不起我,觉得我没出息。

弟弟却待我如亲父。



我记得临走那天,大哥说:“出去别丢人现眼,要是混不出个人样,就别回来了。”

弟弟却哭着送我到村口,硬塞给我一百块钱。

那是他半个月的工钱。

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透过车窗,看见弟弟孤单的背影,在站台上越变越小,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之外。

我发誓要出人头地,不为别的,就为了有一天能够昂首挺胆地回家,让看不起我的人刮目相看。

特别是大哥。

火车开了一整天,将我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下车的那一刻,我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吓住了。

我是第一次出远门,像个乡巴佬一样,拖着行李,在街上晃荡了半天,才找到一家招工的电子厂。

招工的师傅看我这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可怜我,收了我当学徒。

那时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埋头干活,学习技术。

电子元件在我手中有了生命,它们说着我能听懂的语言。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着昏暗的灯光,翻看各种技术书籍,一页一页地学,一行一行地记。

厂里的老师傅看我勤奋,对我格外照顾,教了我很多技术要领。

一年后,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小型电子设备的修理。

两年后,我开始参与产品研发。

电子技术成了我的第二语言,比我的乡音还要流利。

而这一切,家里人都不知道。

2

我给家里寄过几次钱,不多,一千块左右。

大哥从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只会埋怨我寄得太少。

弟弟倒是常来信,说大哥开了个小超市,生意一般。

他自己在县城找了份工作,当了个小职员,收入微薄但稳定。

他从不抱怨生活,只是关心我的冷暖。

每次读完弟弟的信,我都会将它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这些朴实的字句,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年,我的技术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赏识,让我参与了一个重要项目。

那是一个全新的电子控制系统,如果研发成功,将会彻底改变市场格局。

我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常熬到凌晨。

半年后,项目成功了,公司获得了巨大利润,我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奖金和股份。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拥有超过十万的存款。

公司老板亲自找我谈话,决定提拔我为技术主管。

我从一个普通打工仔,变成了公司的核心员工。

但我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住在廉价的出租屋里,吃着简单的饭菜。

我将大部分收入都存了起来,只留够基本生活所需。

因为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带着这些钱回家,改变家乡和家人的生活。

第四年到第七年,我参与研发的产品获得了多项专利,每次都能拿到不菲的分红。

我的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增长,但我从不炫耀,也不挥霍。

我依然穿着普通的衣服,背着那个陪伴我多年的旧包。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成功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内心的充实。

我想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让家人知道我的成就。

3

第八年年底,我下定决心回家。

临行前,公司给我开了欢送会,老板亲自送我到车站。



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雷,你是我见过最有才华也最低调的人。回去好好看看家人,休息一阵子,我们还等着你回来继续带领团队呢。”

我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车窗外,城市的灯光渐渐远去,黑夜吞噬了一切。

我闭上眼睛,思绪飘回八年前。

那时候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恐惧和期待,踏上了闯荡世界的旅程。

而现在的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可以坦然面对任何人的目光,包括大哥那充满不屑的眼神。

火车经过一夜的颠簸,终于到达了县城车站。

我没有提前通知家里人,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县城与八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多了几栋新建的楼房。

我找了个小旅馆住下,决定第二天一早再回村。

第二天,我坐上了开往村里的班车。

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窗外的风景却是那么熟悉。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这是我生长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这里都是我心灵的归宿。

班车停在村口,我背着那个破旧的行李包,站在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

村子变了一些,新建了几户砖房,村口修了一条水泥路。

但大部分房子还是那种低矮的老式平房,墙壁上爬满了青苔。

“那不是雷鸣庆吗?这么多年不见,怎么还是这副穷样子?”

村口几个老人认出了我,语气中带着几分怜悯和嘲讽。

4

我微笑着点点头,没有解释什么。

我走在村里的小路上,感受着脚下坚实的土地。

“鸣庆回来了?”

“是啊,听说在外面打工去了。”

“八年了吧?看这样子,混得不怎么样啊。”

村民们的窃窃私语传进我的耳朵,我只是保持着微笑,继续向前走。



我知道,在农村,人们习惯用表面的东西来判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如果我开着豪车回来,戴着名表,穿着名牌,他们会用羡慕的眼光看我。

不远处,看到了大哥的小超市。

招牌已经有些褪色,门前停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超市的门。

“欢迎光临......咦,鸣庆?”

大哥雷鸣轩正在柜台后面算账,看到我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大哥,我回来了。”我微笑着说。

雷鸣轩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目光在我破旧的行李包上停留了几秒。

“这么多年,就混了这么点出息?”他冷冷地说,声音里满是失望。

我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

“荣芳,你看谁回来了!”大哥朝里屋喊了一声。

大嫂荣芳走出来,看到我时,眼中没有一丝温度。

“哦,是你啊。”她淡淡地说,然后转身进了里屋。

大哥叹了口气,说:“你先坐会儿吧,我这还有账要算。”

他没有问我这些年过得怎么样,没有关心我的冷暖,仿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客人,而不是分别八年的亲弟弟。

我在角落的小板凳上坐下,看着大哥忙碌的身影。

他似乎老了很多,头发已经有些花白,脸上的皱纹也增添了不少。

超市里的货物不多,大多是日常用品和一些零食饮料。

看来生意确实不太好。

过了一会儿,大嫂荣芳端来一杯水,放在我面前。

“听说你在外面打工?做什么的?”她问,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

“就是在一家电子厂,普通工人。”我淡淡地回答。

“哦,那挣得多吗?”

“不多,够自己花就行。”

荣芳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我就说嘛,看你这样子,肯定没什么出息。你弟弟在县城好歹有个稳定工作,你倒好,这么多年就混了个普通工人。”

我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喝着水。

就在这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改变我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5

“家里住不下了,你还是去找你弟弟吧。”大嫂突然说。

我抬起头,看着她冷漠的脸。

“家里不是有两间空房吗?”我轻声问道。



“那是留给我儿子结婚用的。”大嫂理直气壮地说,“再说了,你一个大男人,在外面住宾馆怎么了?难道还指望我们养你?”

大哥在一旁没有说话,似乎默认了大嫂的态度。

我苦笑了一下,放下水杯,站起身来。

“谢谢你们的水,我就不打扰了。”

我转身走出超市,背后传来大嫂的冷嘲热讽:“看看,这就是你弟弟,八年没回家,回来就这副德行。还不如不回来呢!”

村子里的风吹在脸上,有些冷,但我的心更冷。

我漫无目的地在村子里走着,看到了曾经的老宅。

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墙壁上的砖块松动了,屋顶也有几处漏洞。

这是我们三兄弟长大的地方,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如今却无人照料,变成了这副模样。

我站在老宅前,思绪万千。

八年了,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事业有成的成熟男人。

我以为时间能改变一切,却发现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比如大哥对我的轻视,比如村民们对成功的片面理解。

我掏出手机,拨通了弟弟的电话。

“喂,是鸣宇吗?”

“哥?是你吗?你在哪里?”弟弟的声音充满惊喜。

“我在村里,刚回来。”

“什么?你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啊!你现在在哪里?大哥家吗?”

“我......”我犹豫了一下,“我在老宅这边。”

“你等着,我马上回来接你!”

电话那头,弟弟的声音满是急切和关心。

不到一个小时,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停在了老宅前。

弟弟雷鸣宇从车上跳下来,几步冲到我面前,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哥,你终于回来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看着弟弟,他比八年前壮实了一些,皮肤黝黑,眼角已经有了几道细纹,但眼神依然清澈如少年。



“鸣宇,你变化不大啊。”我笑着说。

“你倒是瘦了,看来这几年没少吃苦!”弟弟上下打量着我,眼中满是心疼。

他二话不说,拉着我上了车。

“走,跟我回县城去。”

6

车子在山路上颠簸,弟弟不停地询问我这些年的情况。

我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没有提及我的真实工作和成就。

“哥,你别听大哥的,他就那样,眼里只有钱。”弟弟似乎猜到了我和大哥之间发生了什么,安慰道。

“我没事,习惯了。”我淡淡地说。

弟弟的家在县城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两居室,装修简单但整洁。

他的妻子李小芳,是个朴实的农村姑娘,见到我非常热情。

“哥,你总算回来了,小宇天天念叨你呢!”她笑着说。

家里还有一个五岁的男孩,叫雷小阳,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非常可爱。

“小阳,叫二伯!”李小芳对儿子说。

“二伯好!”小男孩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我蹲下身子,从包里拿出一个玩具车,递给小阳:“给你带的礼物,喜欢吗?”

小男孩眼睛一亮,接过玩具车,高兴地跑去玩了。

“哥,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做饭。今天必须好好庆祝一下!”弟媳妇笑着说。

弟弟带我去了客房,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哥,这些年你辛苦了。”弟弟坐在床边,轻声说。

“没什么,总要为生活打拼。”我回答。

“我知道你有能耐,只是大哥他......”弟弟叹了口气,“算了,不提他了。你在外面真的还好吗?”

我看着弟弟关切的眼神,心里一暖。

“我很好,真的。”我真诚地说。

弟弟点点头,没有再追问。

他知道我不愿多说,就尊重我的选择。

这就是我的弟弟,永远理解我,支持我,不管我成功与否。

晚餐非常丰盛,弟媳妇准备了好几道我爱吃的菜。

席间,弟弟给我倒了一杯酒:“哥,欢迎回家!”

我举起杯子,与弟弟碰杯:“谢谢你,鸣宇。”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真的回家了。

不是在大哥家那种被嫌弃的感觉,而是真正的家的温暖。

吃完饭,弟媳妇带着小阳去洗漱,客厅里只剩下我和弟弟。

“哥,这些年,你有什么打算吗?”弟弟轻声问道。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想在县城买套房子,接你们一家过来住。”

弟弟愣了一下:“哥,你......你有钱吗?”

7

我笑而不答,只是问道:“鸣宇,你觉得成功是什么?”

弟弟思考了一会儿,说:“我觉得,能养活家人,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家人健康平安,就是成功。”

“那你觉得自己成功吗?”

“我吗?”弟弟笑了笑,“虽然工资不高,但能让家人过上平稳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看着弟弟朴实的笑容,心中一阵感动。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不攀比,不抱怨,懂得知足。

“鸣宇,其实这些年,我没有告诉你们实话。”我终于开口道。

“什么实话?”弟弟好奇地问。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这八年来的真实经历。

从如何被电子厂录用,如何夜以继日地学习技术,如何被公司赏识,成为核心工程师,参与多项专利的研发......

弟弟听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哥,你......你是认真的吗?”

我笑了笑,从衣兜里掏出那本存折,递给弟弟。

弟弟接过存折,翻开一看,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这......这是真的吗?”

存折上的数字让他震惊不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